
友谊的小船有时会翻,为何如此呢?我认为主要是朋友无法提供我们需要的情绪价值。想象一下,当你情绪激动地和朋友吐槽,期望得到共鸣和支持,对方却像长辈一样长篇大论,对你进行一番教育和批判。这种情况下,回应你的往往是“我这是为你好”、“我这是客观地给出建议”,却忽略了你的真实感受和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难道我们不需要的是朋友的理解和支持,而不是站在高处的教导吗?如果我们需要的是建议和指导,那又何必找朋友倾诉呢?直接找老师或者心理咨询师不是更合适吗?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当我们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后,各自的环境变得复杂多样,朋友间的共情能力也大幅下降。当我们在事业上遭遇挑战,或者面对家庭问题时,希望朋友能够理解并给出一些实际建议,但有些朋友可能却无法做到。他们会用他们的观念和想法来评价我们的处境,甚至站在道德的高度对我们进行抨击。这种情况下,即使我们尝试反驳和解释,也难以得到真正的理解和支持。
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也常常是问题所在。有时候,即使是多年的友情,也需要适当的距离和尊重。比如夫妻间的争吵需要避免伤及对方尊严,朋友间也是如此。即使我们认识已久,也不能随便说出伤害对方的话。在提供情绪价值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多地倾听和共情,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教育。
最终,当多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后,我们可能会从愤怒反驳转变为漠然置之。如果这种情况再次发生,可能会导致友谊的小船彻底翻沉。如果这艘船还能继续航行,但我们都心知肚明,曾经的美好时光已不复存在,我们可能再也无以前那样共同欣赏沿途的风景和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