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很多人关于vlookup函数的疑问,为何其第三参数不能自动获取,需要手动设置,确实给使用者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使用match函数来自动获取vlookup函数的第三参数,操作起来其实非常简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了解match函数的作用
Match函数的主要作用是查找指定数值在数据区域中的位置。其语法结构为:=MATCH(查找值,查找的数据区域,匹配方式)。其中,第一参数是你要查找的数值,第二参数是数据查找的范围,第三参数是匹配的方式,这里我们主要记住将其设置为0,表示精确匹配即可。
例如,如果我们想找到“数学”在表头中的位置,只需要设置公式为:=MATCH(J2,A1:H1,0)。其中,J2是“数学”的单元格位置,A1:H1是表头的数据区域。
二、利用match函数自动匹配vlookup的第三参数
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可以将match函数嵌套到vlookup函数中,实现自动获取第三参数的功能。例如,在查找多行多列的数据时,我们可以设置公式为:=VLOOKUP($K2,$A$1:$H$13,MATCH(L$1,$A$1:$H$1,0),FALSE),然后回车并向下填充。
在这里,$K2是查找值,$A$1:$H$13是数据查找的范围。MATCH(L$1,$A$1:$H$1,0)则利用match函数查找到表头中科目的位置,从而自动获取vlookup的第三参数。L$1锁定了数字标号,而表头所在的数据区域$A$1:$H$1则采用了绝对引用。第四个参数FALSE表示进行精确匹配。
通过使用match函数自动获取vlookup函数的第三参数,我们可以更快速、更方便地查找多行多列的数据。除了嵌套使用match函数外,还需要特别注意数据的引用方式。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你学会了吗?我是Excel从零到一,如果你对Excel技巧有任何问题或想要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我的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