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荔枝是哪里的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荔枝是哪里的

杨贵妃与荔枝的奇缘:传承千年的一段佳话

李肇在《唐国史补》中提到:“杨贵妃生于蜀地,嗜食荔枝。”这意味着杨玉环自小便对荔枝情有独钟。天宝三年,杨玉环入宫并被唐玄宗宠爱,天宝四年八月被册封为贵妃。成为贵妃后,她自然拥有了更优越的享受荔枝的条件。《新唐书》记载,杨贵妃对荔枝的热爱到了必须新鲜送达的程度,为此甚至动用机器传送。

为何需要如此大费周章地传送荔枝呢?那是因为荔枝难以保鲜。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描述,离开枝头后,荔枝的颜色、香味和味道在一两天内就会发生变化。为了确保杨贵妃能够品尝到新鲜的荔枝,就需要动用机器进行快速传送。杜牧所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背后的故事,便是为了传递这份新鲜荔枝的努力。

关于杨贵妃所食荔枝的来源,众说纷纭。

有观点认为荔枝来自岭南。李肇和司马光都提及过这一点,而且因为杨贵妃的缘故,广东地区产生了名为“妃子笑”的优质荔枝。岭南荔枝进贡古已有之,随着历史的发展,盛唐时期的交通状况有所改进,所以这一说法相对可能。

另外的观点则指向巴蜀。苏轼在《荔枝叹》中提到:“永元荔支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并注释说天宝年间取的涪州荔枝。巴蜀之地在古代就产荔枝,左思的《蜀都赋》和张籍的《成都曲》都有提及。北宋蔡襄在《荔枝谱》中也支持了苏轼的观点,并强调了涪州荔枝的进贡。然而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他的诗歌显示杨贵妃所食荔枝的来源可能是多元的。

除了来源问题,人们还常常将杨贵妃嗜食荔枝与“安史之乱”联系在一起。苏轼曾批评唐玄宗为满足杨贵妃的嗜好而忽略百姓疾苦。李清照也指出战马因传送荔枝而累死,暗指此事的后果。晚唐诗人钱玟的诗更是对这段历史表示遗憾和哀悼。这些诗表达了人们对历史事件和君权滥用的批评和反思。

杨贵妃嗜食荔枝也产生了文化上的影响。《新唐书·礼乐志十二》记载:南方进献的荔枝促使了名为《荔枝香》的曲子诞生。这或许可以算作杨贵妃嗜食荔枝的唯一正面价值吧。杨贵妃与荔枝之间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关于美食的历史,更是一个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与反思。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人们对历史事件的不同解读和看法。(作者:朱美禄教授)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荔枝是哪里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