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让家校和谐相处:崔新志观点
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表现。当孩子表现优秀、中规中矩时,家长和老师都会感到满意。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如果单纯依赖学校教育,这就是“教育偷懒”的心态。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双方要互相理解、积极沟通,而不是互相埋怨。
在此,我想对问题学生的家长说几句话。请家长们认真反思自己是否有以下观念,如果有,应尽快纠正:
1. 孩子不会撒谎吗?
家长们常常轻信孩子的言辞,没有多方求证就接受孩子的说法。比如,孩子说听不懂老师的课,家长就怨恨老师。甚至有的孩子会删除老师发布的作业,然后向家长展示处理过的页面,粗心的家长就会责备老师。这种偏听偏信可能加深家校双方的误解。孩子可能会故意推卸责任,撒谎的孩子却在角落里偷笑。家长应该理智地了解真相,如果孩子撒谎,应该让他受到适当的处罚。
2. 孩子一定会听老师的吗?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一定会听老师的。但实际上,如果孩子在家不听家长的,他在学校也可能不听老师的。家教严格的家长可能会和老师配合,但一旦家长和老师发生冲突,孩子可能会利用这个矛盾使关系更加僵化。孩子的教育需要家校通力合作,完全依赖任何一方的想法都是不恰当的。
3. 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就可以吗?
有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无条件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从几块到几千块,甚至上万块。但这种过于呵护只会让孩子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未来可能会变得无法无天。家长在满足孩子愿望的也要引导他们学会自我控制,告诉他们哪些愿望是不合理的。当孩子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时,家长应该坚决拒绝。
家校和谐相处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家长需要理性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要过于依赖学校或过于溺爱孩子。家长也需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