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是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的启幕之日。除了备受瞩目的高考作文、高考数学等话题,还有一个特殊的议题也登上了热搜榜,引发了广泛的讨论——那就是“10名全盲考生使用盲文参加高考”。
众多网友纷纷在相关话题下留言,表达他们的感慨:“真是太不容易了”、“看着都心疼”。
这十个特殊的高考考生,他们以坚韧不拔的精神,使用盲文试卷参与了这场人生的重要考试。据了解,他们来自山西、安徽、山东、河南、广东、西藏等六个省份和区。
自2014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6年在普通高为盲人考生提供使用盲文试卷参加考试的机会。这充分体现了社会对特殊的关心与支持。
高考盲文试卷的出题人员构成相当专业,除了高考命题组的人员,还包括盲文教育专家等。由于盲文的特殊性,试卷的印刷成本较高。每个盲文方由6个点组成,通过点的排列组合来表达不同的意思。通常,一个汉字音节需要两个“方”来表达。
虽然盲文试卷的内容及难易程度与普通试卷大致相同,但在遇到图形题目时,需要进行特别的调整,因为盲人无法直接感知图形。
盲人考生在答题过程中,需要用手触摸盲文试卷,因此花费的时间往往比常规考生更多。尽管他们面临诸多挑战,但在招生录取时,他们的分数线却与常规考生相同,并没有额外的加分等照顾。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盲人考生们却多次展现出惊人的实力。例如,在2015年,浙郑荣权考出了570分的高分,其中数学更是接近满分。同年,宁夏的黄莺也取得了530分的优异成绩。类似的成功案例还有很多。
社会对盲人考生的关怀也在不断提升。从2014年和残联高度重视下诞生了我国第一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盲文试卷开始,相关和规定不断,为盲人考生参加高考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例如,《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就包括了允许视力残疾考生携带辅助或设备等措施。
当这个消息被广大网友得知后,他们纷纷送上祝福和鼓励。
除了高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在去年首次对盲生开放,设立了专门的盲文考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两名盲学生周文晴和邬逸帆在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江苏省首批通过此项考试的盲人学生。
她们在备考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首次接触盲文卷时,她们在考试前一周才拿到真题卷,复习时间非常有限。但学校为她们提供了近五年的真题卷,并进行了翻译,让她们有更多的复习材料。除了做试卷,她们还会阅读英文原版书籍以提高阅读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