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同探讨汉字中的“杼”字如何发音,它代表什么意思,以及成语“曾母投杼”背后的深层含义。让我们一起进入这个知识的领域,来了解一下这个充满故事的汉字吧!
一、“杼”字的发音与基本信息
“杼”字读作zhù,是汉语二级字。它的造字法属于形声字,从木、予声。“杼”的同音字还包括筑、祝、柱、注等。
关于“杼”字的基本信息,它的部首是木,五笔编码为SCBH。在结构上,它是左右结构,总共有8画,部外笔画为4画。笔顺依次为:一丨ノ丶乛丶乛亅。
二、“杼”字的含义
“杼”的本意指的是织布机的梭子。在织布过程中,梭子起着关键作用,它像梳子一样,确定经线的密度,保持经线的位置,并把纬线推向织口。除此之外,“杼”还有薄、削薄、减削的意思。
三 古籍中的解释与字源字形
在古籍中,“杼”字在《康熙字典》和《说文解字》中都有详细的解释。“杼”的字源字形也非常具有特色。
四、成语“曾母投杼”的含义
成语“曾母投杼”的读音为zēng mǔ tóu zhù。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曾子的妻子哄骗儿子,曾子坚持诚信原则而决定杀猪兑现承诺。当曾子的母亲得知此事后,她紧张地放下手中的织布梭子,表示对儿子行为的意外与。
“曾母投杼”后来演化为成语,通常用来比喻母亲对孩子教育的严格性,以及事件对社会的影响。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儒家文化中对诚实守信的重视,以及家长在儿童品德培养中的责任。它也提醒人们言行一致、诚信待人的重要性。
通过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杼”字在织布机中的作用,也能感受到古代家庭教育的严格性和社会变革的影响。希望我们在学习和使用这个成语的能够更加注重诚信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