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外置磁盘设备连接到 Mac 上后,我们可以在「磁盘工具」的左侧边栏中找到「外置」分类,进而看到已连接的磁盘及其当前文件系统格式。常见的格式包括 NTFS、FAT32、ExFAT,以及适用于苹果设备的 Mac OS 扩展(又叫做 HFS+)和 APFS。
通过选择「仅显示宗卷」或「显示所有设备」,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查看磁盘信息。在选择外置磁盘名称后,点击顶部菜单栏的「抹掉」按钮,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这里的「抹掉」操作相当于 Windows 系统中的「格式化」。我们可以设置抹掉后的磁盘名称及其文件系统格式,比如 APFS、Mac OS 扩展,或者选择兼容性更好的 FAT32 和 ExFAT。值得注意的是,macOS 默认并不支持将磁盘格式化为 NTFS,因为 NTFS 是 Windows 系统的文件系统格式。若想在 macOS 上读写 NTFS 格式磁盘,需安装相关软件。
二、磁盘分区
在「磁盘工具」中,我们可以方便地对磁盘进行分区。选择需要分区的磁盘后,点击工具栏的「分区」按钮,然后点击下方的 + 号即可添加新的磁盘分区。我们可以设置每个分区的大小及其文件系统格式。例如,一个分区可以是 APFS 格式,另一个分区可以是 NTFS 格式。通过继续点击 + 号,我们还可以创建更多的分区。若选择其中一个分区,再点击 – 号,即可删除该分区。完成分区设置后,点击「应用」按钮,就能在 macOS 桌面上看到多个分区的磁盘图标。需要注意的是,不建议(也不需要)对 Mac 的内置硬盘(磁盘)进行分区。
三、创建 dmg 映像文件
dmg 是苹果系统的磁盘映像文件格式。类似于一个「压缩包」或「虚拟磁盘」。在网页上下载的 Mac 软件往往以 dmg 格式提供。利用「磁盘工具」,我们也可以创建自己的 dmg 映像文件。在「磁盘工具」的顶部菜单栏,依次选择「文件」、「新建映像」、「新建空白映像」,然后在弹出窗进行相关设置,如文件名、格式、大小、保存位置以及是否设置密码等。点击「存储」后,就会生成一个 dmg 文件。双击打开该文件,若设置了密码,则需输入密码。打开后,会在 macOS 桌面上加载出一个磁盘图标,里面是空的,因为我们创建的是一个空白映像文件。我们可以把 Mac 上的文件放入这个映像文件中,只要文件大小不超过我们设置时的映像文件大小。若想把某个文件夹的所有文件保存为一个 dmg 映像文件,可以在「磁盘工具」的菜单栏中选择「基于文件夹新建映像」,然后选择相应的文件夹并设置密码。制作好的 dmg 文件可以像其他类型的文件一样发送给他人。若对方在 Mac 上即可正常打开。若在打开的磁盘文件图标上推出桌面,可以选择后按快捷键 command-E 或直接拖拽到废纸篓。这样磁盘会推出,但里面的文件不会被删除。建议在拔掉外置存储器之前先执行这样的操作。有了「磁盘工具」,关于磁盘格式的操作就变得更加简单了。你学会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