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单元 时分秒
1.钟面上有三根指针,分别是时针、分针和秒针,其中秒针移动得最快,时针移动得最慢。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标示着12个小时;还有12个大格代表小时,以及由每个大格分成的5个小格代表分钟。时针每走一大格即表示一小时过去,分针每走一大格即表示五分钟过去,而走一小格则代表一分钟过去。秒针的移动规律同理。
3.当时针走一大格时,分针会完成一整圈的行程,也就是60分钟或一小时。而秒针则在60秒内完成一圈。
第2、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关于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运算,首先要确保相同数位对齐,当某一位上的数不足以减时,需要从前一位借位。特别要注意百位借位后,十位和个位也需进行相应的借位操作。
2.加减法的计算公式包括:和 = 加数 + 另一个加数;加数 = 和 – 另一个加数;被减数 = 减数 + 差;减数 = 被减数 – 差;差 = 被减数 – 减数。
第3单元 测量
1.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较短的物品,我们可以选择毫米、厘米或分米作为度量单位;对于较长的物体,通常使用米作为单位;而对于更长的距离,如路程,我们则使用千米或公里。
2.不同的长度单位有不同的表示方式,例如千米用km表示,米用m表示,分米用dm表示,厘米用cm表示,而毫米则用mm表示。
3.每一厘米都有相等的小格,1厘米内共有10个小格,每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
4.一些常见物品的厚度,如1分、尺子、磁卡、小纽扣和钥匙等,大约为1毫米。
5.在计算长度时,必须确保使用相同的长度单位。
6.换算长度单位时,如果要将大单位转换为小单位,可以在数值后添加相应数量的零;反之,如果要将小单位转换为大单位,则可以去掉数值后的零。具体的进率关系如: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以及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等。
第5单元 倍的认识
1.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意味着这个数包含了几个另一个数。
2.要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将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
3.要计算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可以将这个数乘以倍数。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1.计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时,可以先用乘法口诀计算一位数与另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的积,然后根据因数的末尾零的数量在积的末尾添加相应数量的零。
2.任何数与0相乘都等于0;而任何非零数与1相乘则等于其本身。
3.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包括对齐数位、从个位乘起、逐位相乘并考虑进位等步骤。当计算现满十的情况时,需要向前一位进位。在进行乘法估算时,可以根据四舍五入法将多位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进行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的调整。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第7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基础知识介绍及特点分析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四边形的两种特殊形式正方形是长方形的特例封闭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应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深入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运用它们进行几何计算和问题解决第8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概念理解平均分配的概念分数的比较方法以及分数的基本运算方法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为后续学习复杂的分数问题奠定了基础在进行分数运算时需要注意分子分母的变化关系以及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