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狄仁杰是武后时期的名臣,他的事迹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奏毁淫祠。关于他奏毁淫祠的史实,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均有记载。还有一些典籍如《传记》、《封氏闻见记》、《唐语林》等,也对此事有所描述。这些资料都强调了淫祠对人们的迷惑以及狄仁杰奏毁淫祠的决策和行动。
在描述中,提到了很多被狄仁杰奏毁的淫祠所供奉的神祇,如周赧王、项羽、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等,这些神祇的祠庙在吴楚地区非常多,被人们认为是有害于民的。虽然他们生前可能并无多大恶迹,甚至有的还是正面人物,如马援、赵佗等,但成神后的行为却往往劣迹斑斑,其责任并不在于这些神祇本人,而在于那些巫祝利用人们的心理制造神话鬼话,用来吓唬人们,使人们对这些神祇进行顶礼祭赛,从而为巫祝和祠庙广开财路。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狄仁杰奏毁淫祠的举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其积极作用,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例如,《旧唐书》中的于頔和李德裕的传记都记载了他们再次禁毁淫祠的事迹,说明狄仁杰的早己失去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只要祠庙能带来香火和利益,巫祝们总会找到办法制造神话鬼话使香火兴盛。狄仁杰的奏毁淫祠之举实际上并无多大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在狄仁杰身上也出现了神话鬼话。《太平广记》引《广异记》和《玉堂闲话》中的记载,说明了巫祝们或其他此道的人为了重建狄祠而编造神话,这种重建的狄祠实际上已经变成了淫祠。这也表明,旧社会里的祠庙只要有香火可图利,就终究会逃脱不了堕落成为淫祠的命运。
这篇文章对狄仁杰奏毁淫祠的事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指出其实际意义并不大。在今天,许多地方重建祠庙的现象也与此类似,大多数并未成为正常的活动场所,而是淫祠在死灰复燃。对狄仁杰奏毁淫祠的分析研究,对于解决此类问题应该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