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后,柔性OLED屏幕股票呈现集体上涨趋势。自首款柔性折叠屏手机面市以来,多家手机厂商纷纷表示将研发或发布折叠屏手机。关于折叠屏手机是智能手机的“救星”还是一场伪概念的狂欢,引发了广泛讨论。
文章提到,随着智能手机现有技术的成熟和用户换机频率的降低,市场已趋于饱和。为了刺激市场,寻找新的换机潮成为手机厂商的重要策略。全面屏、屏下指纹、多个摄像头等创新特性已经推出,而折叠屏手机的出现被视为更大的性机会。
柔性屏概念和技术早已存在多年。要实现真正可折叠的柔性屏手机,还需要解决电池、CPU等配件的可弯曲难度。近期发布的柔性折叠屏手机实际上是在固定柔性屏的基础上,将核心零件置于固定部分,仅将屏幕部分弯曲。
作为这一轮手机技术的新浪潮,折叠屏手机的胜算几何?实际上,它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供给端的产能提升和手机厂商寻求新概念的必然结果。除了柔宇科技发布的“柔派”手机,三星、小米、华为、OPPO等厂商也相继宣布将推出折叠屏手机。
这一波折叠屏手机的热潮也引发了一场“骂战”。小米和柔宇之间的争执焦点在于谁真正掌握了柔性屏的核心技术。这次争执反映出,在某种程度上,即将到来的折叠屏手机创新潮不仅影响手机厂商,更影响柔性OLED面板相关产业链。
与之前的全面屏不同,柔性折叠屏手机的生产依赖于大量零件的创新与设计,与产业链的变革密切相关。OLED屏幕概念股在折叠屏手机概念走红的也迎来了集体涨停潮。
尽管折叠屏手机代表着屏幕技术的重大创新,但要实现如全面屏一样的普及地位仍面临挑战。成本高昂是影响折叠屏普及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他配套零件技术的跟进也是一个关键问题。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轮集中发布的折叠屏信息,或许是手机厂商在技术上的“秀肌肉”与不甘示弱。
未来1到2年中,折叠屏手机能否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还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不少专家认为,如果折叠屏技术能够取得突破并大规模量产,那么它可能会成为未来智能手机市场的一大亮点。但如果不能解决成本和技术问题,那么折叠屏手机可能只是一种噱头。不过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走在时代的前面或者同时代一起前进但决不要落在时代的后面。编辑仃西认为未来属于那些敢于创新和走在时代前列的人和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