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砚是指哪四样

四大名砚是指哪四样

笔墨纸砚是文房四宝的象征,特别是端砚在其中更被尊崇为上品。自唐朝以来,端砚因其独特的材质便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更在宋代被列为贡品,是古代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

端砚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名声赫赫,位列四大名砚之中。走进端砚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九龙砚、《天道》砚等珍贵作品。唐代诗人李贺曾用诗句描绘制砚艺人的坚韧毅力以及端砚石开采的艰辛。端砚研墨,体验下墨如风、发墨如油、储墨不涸的独特魅力,是文人墨客的最佳伴侣。

广东省端砚协会会长王建华表示,端砚的砚石质量上乘,硬度适中,适宜雕刻。在宋代,宫廷砚的制作达到巅峰,当时皇帝下令定制9000方端砚,其中3000方供宫廷使用,3000方赏赐给大臣,剩余的则留作日后使用。

制作端砚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采石、设计、雕刻、打磨等,每道工序都极为讲究。制砚艺人需根据砚石的质量、石品花纹来决定砚堂的尺寸和形状,同时兼顾砚堂周围的石材情况,进行整体构思设计。端砚雕刻大师梁鉴棠提到,立体雕和浮雕是最高级的艺术技法,需要长时间的刀工积累。现在的端砚不仅注重实用,更强调艺术性和收藏性,有各种专题的雕刻,如牡丹、龙凤、动物、人物等。

端砚博物馆是一个集展览、宣传教育、科学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馆,现展出了近400方古今端砚及摆件展品。近年来,博物馆不断丰富馆藏藏品,提升馆藏质量,端砚雕刻融入了大量现实题材,如会、亚运会等元素。端砚已成为肇庆的文化名片,并在中小学教育中得到推广。

再来看歙砚,这也是四大名砚之一,产于安徽黄山山脉之间,以坚实细腻的材质和巧夺天工的雕刻工艺闻名。歙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开元年间,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推崇。在黄山市屯溪区博物馆里,一块用于制作歙砚的石板被誉镇馆之宝。

歙砚的制作技艺也是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过程繁杂,包括选石、构思、定型、图案设计、雕刻、打磨等。雕刻者必须因材施艺,根据不同的石质、形态、纹理精心构思,巧妙布局。歙砚制作技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郑寒表示,歙砚注重线条感,用不同的刀法将画面活化,展现出文人的气质。


四大名砚是指哪四样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