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人物到底是男是女?这可是个让人好奇的问题!

元祐初年,苏轼已在翰林院任职,他为当时的黄州太守杨君素寄去了一阕《如梦令》。词中透露着他对东坡的深深怀念,那里是他贬谪黄州期间的躬耕之地,后来以此为号,广为人知。他在黄州的日子虽然艰难,但最终坚持下来,离开后,这里成为他时时怀念的所在。

黄州,即今日的湖北黄冈,距离武汉约百十公里。他在《前赤壁赋》中描绘的景致,与今天的地貌相呼应。文中的“赤壁”只是他托古寓今的一个符号。几个月后,他又创作了《后赤壁赋》,前赋中纵情想象的情景在后赋中已不见,唯见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他对江山变化的感慨,若看到今日的,更会有痛心之情。

清代缂丝仇英的《后赤壁赋图卷》局部,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为苏轼的后赤壁赋增添了生动的视觉体验。

元丰二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在湖州任上遭遇,历经百日的之灾后,于十二月二十八日获释。这便是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除夕刚过,他便踏上前往贬所的路途,整整走了一个月才到达黄州。途中情形不难想象。正月二十日,走到黄州界内的春风岭上,他发现了一树梅花荒谷中开,感叹之下写下两首诗。冰天雪地里这一树梅花,成为他生命中难得的慰藉。后来的日子里,不管在黄州、惠州还是儋州,他都会回想起这一场景。

宋代马麟的《层叠冰绡》局部,也是一幅与苏轼境遇相呼应的艺术作品。

元丰七年三月,苏轼即将离开黄州时,曾回忆初到时的孤独与无助。独望江天,他的内心活动引人遐想。随着时间的流逝,惊魂慢慢安定,肝胆也逐渐痊愈。他又开始审视自己的田园生活,写出了许多质朴而深情的诗句。正如他在《东坡八首》中所写,垦荒、淘井、种枣、种松、种麦等等的劳作体验,也许正是这样的归田园居治愈了他,并为他后来写出千古名句奠定了基础。

苏轼评陶渊明的诗“质而实绮,臞而实腴”,他认为陶渊明是个农民。苏轼自己也具有农民的底色,所以才会说出“江上一犁春雨”的句子,用“犁”作量词。雨水节气即将到来,这是准备耕作的时令。南宋的许及之和利登都有劝农和描写春雨的诗作,展现了农民们的勤劳和对春天的期待。

今年春天对我们而言有些艰难,苏轼在写完《赤壁赋》的次年春天也遭遇了倒春寒。但他的诗依然满怀信心地与朋友共勉:“努力莫怨天,我尔皆天民。行看花柳动,共享无边春。”表达了他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对未来的乐观。

希望各行各业都能平安复工。我们大家一起来等待春天的到来,等待杏花的开放和春雨的降临。在这艰难的时期,我们需像苏轼一样保持坚韧和乐观的精神。(责编:李峥嵘)

来源:北京

作者:廉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