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前言(编程环境介绍)
编程界面的左侧是菜单栏,其中包含硬件组态(已在上节详细解释)、程序块、工艺对象、PLC变量、监控和强制表等功能模块。
二、创建变量
在编程过程中,需要建立各种变量,包括常用的M区变量和DB区变量。
点击“PLC变量”,新建一个变量表,命名为“new”。
在右侧的监控区域,建立M区仿真SIM-变量。
接着,建立DB区变量。通过双击“添加新块”,选择“数据块”,然后创建一个用于记录电机运行秒计时的变量。
三、程序编写
双击“Main”OB块,右侧将出现指令工具,用于编程。本次采用梯形图进行编程。
编写一个“起保停”的程序。
编写一个计算时间的程序。其中,M0.5代表1HZ时钟,即每秒计数一次。
四、仿真测试
打开仿真软件,开启仿真器。
在仿真器中,选择相应的控制器。
编译已编写的程序,检查是否存在错误。
点击下载,选择保存路径。
由于组态时设置了密码,需输入密码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输入正确密码“Aa12345678”后,点击装载。
在仿真过程现报错,提示CPUcommon引用有误。需要检查仿真软件和程序设置。
下载完成后,点击监控功能。
在监控与数据表区域,新建一个SIM表。
强制启用远程使能。
启动设备后,SIM_motor_drive的状态将变为TR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