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农历大年初二,贵州日报天眼新闻的记者夏民在这里给您拜年啦。聆听百姓的心声,展现万千家庭的温馨画卷。新的一年,我们将记录贵州的新发展、新面貌,迎接虎年,家业兴旺!
随着大年初二的钟声敲响,爆竹声声响起,送走了旧岁,迎来了新的春天。早在春节来临之际,毕节的乡村就已经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挂起红灯笼,炊烟袅袅升起。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人们纷纷宰杀自家饲养的肥猪,邀请亲朋好友共享丰盛的“杀猪饭”,寓意着新年的喜悦和对来年丰收的期盼。
在毕节市七星关区八寨镇中厂社区,村民张才能一大早就忙碌起来,请来邻居和屠夫,热水烧开,肥猪被迅速而熟练地宰杀分割。他说:“吃完杀猪饭后,就开始灌香肠、熏腊肉,等过年时招待客人。”如今生活富裕,杀年猪过大年已经成为村里每户人家的传统习俗。
贴窗花,熏腊肉,时光荏苒,已经到了大年初二。张才能家的餐桌上摆满了熏制好的腊肠,大人们品尝着美食,畅饮美酒,孩子们则在村子里欢快地奔跑。夜晚,爆竹声声,除旧迎新,怀揣着祈福的祝福,张才能心中默念:这是一个快乐的年份。
夏民是贵州日报天眼新闻的记者,在毕节记者站工作已有两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镜头记录下家乡的变化,代表作包括《“有的人走了,却还活着”:浙江小伙在毕节8年的扶贫故事》和《毕节七星关区:79岁果农的种植秘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