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这一事件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来临,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从第一台计算机的出现到现在,计算机技术经历了大型机、微型机以及网络阶段。按照电子元件的不同,计算机的发展可以分为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四代。
考点一:计算机的特点
现代计算机一般具有以下重要特点:
1. 处理速度快。
2. 存储容量大。
3. 计算精度高。
4. 工作全自动。
5. 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
考点二: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因其存储容量大、处理速度快、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强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领域,并迅速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进入了家庭。计算机的主要应用包括: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过程控制、多媒体应用、人工智能等。
考点三: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种类繁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例如:
1. 按工作原理划分:模拟式计算机、数字式计算机、模拟数字混合计算机。
2. 按功能用途划分: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
3. 按性能规模划分:微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和巨型计算机。
二、数制与编码
考点一:数制的基本概念
数制是指数位的计数方式,包括进位原则和位权。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是常见的数制。数制的三要素包括基、位和权。
考点二:二进制的运算
二进制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其运算规则与十进制有所不同。
考点三:进制之间的转换
不同的数制之间可以进行转换,例如十进制转换为二、八、十六进制,以及二、八、十六进制转回十进制。转换方法包括短除法和其他技术。
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考点一:冯诺依曼理论
1944年,冯诺依曼提出了EDVAC计算机方案,其中提出了重要思想,包括计算机的硬件结构、采用二进制数和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这些思想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考点二: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计算机硬件包括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部分。其中,控制器控制各部件的协调工作;运算器负责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数据、中间结果和计算结果;输入设备负责输入信息并转换为二进制;输出设备负责将二进制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输出。还有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其他部件,如处理器(CPU)、调制解调器(MODEM)、网络接口卡等。
考点三:存储器
五、IP地址和域名系统(DNS) 考点一:IP地址 IP地址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唯一标识每个设备的地址。为了能在互联网上进行通信,每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都需要一个IP地址作为标识以便让其他设备能够识别并与之通信。IPv4地址采用由四个字节组成的二进制形式表示通常以四个十进制数表示每个字节之间用点号分隔例如常见的IPv4地址形式为XXX.XXX.XXX.XXX其中每个数值范围在0到255之间IPv4地址的最大数量为约4亿个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IPv4地址资源已经基本枯竭因此国际上已经启用了新的IPv6地址IPv6地址由更长的二进制位数组成可以提供几乎无限的地址空间以适应未来互联网的发展需求考点二:域名系统DNS域名是为了方便记忆和使用而引入的一种字符型的主机命名制度域名通过一系列的名字服务器来管理通过域名用户可以用更易记忆的名称来访问互联网上的站点和服务而不必记住复杂的IP地址域名由一系列的后缀和前缀组成常见的后缀包括顶级域如com表示商业机构net表示网络等等而前缀则是特定的或个人所持有的名称DNS服务器负责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