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声界历来重视“辈分”一说。尽管在后的一段时间里,这一现象有所淡化,但近年来,它似乎又重新被重视起来,甚至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对于圈外人来说,辈分可能只是艺人“论资排辈”的一种表现。在相声圈内,辈分却常常引发轩然,令许多人为之焦虑、谋划。围绕辈分,这里头蕴藏了无数的故事。
公认的相声辈分排序如下:
第一代祖师张三禄。
第二代包括朱绍文、阿彦涛和沈春和等大师。
第三代则有春长隆、冯昆治等一批杰出艺人。
从第四始,大家都熟悉的“德寿宝文明”的辈分排序逐渐显现。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排序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从未有过强制性质,只是一种随大流的现象。
第四代代表人物有裕德隆、李德钖(万人迷)等人。第五代则包括张寿臣、常连安等。第六代则是以侯宝林、瑞等人为代表。第七代中,苏文茂、李伯祥等人备受瞩目。第八代则包括郭德纲、姜昆等现今活跃于舞台的相声演员。第九代则是一些年轻的相声演员,如李丁、郭麒麟等。
值得注意的是,相声界的辈分并不是根据年龄来排列的,而是基于师傅的辈分以及你拜师的时间来确定的。常常会出现年龄较小的反而是“师兄”,甚至是“师叔、伯”的情况。
以谢天顺和儿子谢金为例,谢天顺是郭荣启的徒弟,属于“宝”字辈。而谢金的辈分则是基于他拜师的时间和王世臣的认可来定的。在德云社里,年轻的谢金成为了许多演员的师叔。
在德云社里,郑好的辈分问题也颇为引人关注。尽管按照师承关系,郑好应是“文”字辈,但他在德云社的家谱中却被定为与郭德纲平辈的“明”字辈。关于郑好的辈分变化有许多传闻,但真正的原因可能只有当事人才知道。而关于于谦降一辈的说法,实际上是关于其师傅的猜测,并非于谦本人主动降级。
相声界还有许多关于辈分的有趣故事和文化现象,比如“干爹”文化。某些艺人因为种种原因会认干爹,这也是相声界的一种特殊现象。比如陈寒柏就有五个干爹,这在相声界并不罕见。郭德纲也有五个干爹,其中有些是自行认的,有些则是侯耀文指定的。这些干爹文化也为相声界增添了不少色彩和话题。未来我还会分享更多关于相声界的故事给大家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