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根的方法和步骤计算器

方根的方法和步骤计算器

不久前,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的研究员李均明以及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与古文献研究所的教授冯立昇公布了关于清华简《算表》形状特点和运算方法的重要发现,成功地复原了其中所载的算法。此篇《算表》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数学计算能力,不仅早于目前所知的古代十进制乘法表,而且其数学与计算功能也超越了以往在发现的诸如里耶秦简九九表等文献。这一发现填补了先秦时期计算器的空白,被视为迄今为止最早的数学文献实物。

介绍:

《算表》的重现几乎是一个偶然的发现。在清华大学的战国竹简收藏中,有一组形制特殊的竹简,它们的宽度大于其他简,正面有朱色栏线,呈现表格形式的使用运算表。这组简自成一篇,原本没有标题,整理者根据它的形状和内容将其命名为“算表”。《算表》如同横空出世一般,它既未在古籍中流传,也未曾于以往的出土文献现,但却是研究我国古代数学的重要资料。

《算表》是以竹简编联而成的,上面设有表格和引绳,数字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可以直接用于运算。全册由21支竹简编联而成,目前可见的完整竹简有17支,其中4支经过缀合,另外4支上端有所残缺。完整的竹简长43.5-43.7厘米,宽1.2厘米左右,厚约0.13厘米,颜色呈黄褐色。

原简册曾经散乱,但整理者通过观察发现,《算表》每简自上而下的数字都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参考秦汉九九表始于九九八十一的规律,整理者推断出《算表》横向竹简的顺序也是按照相应数字由大到小排列。而且全册背后的划痕可以作为原简册编联顺序的线索,经过检验后确认编联无误。


方根的方法和步骤计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