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啄木鸟的声音怎么形容

放啄木鸟的声音怎么形容

纵观众多经典钢琴曲,其中大多数都蕴歌唱性的表达,许多更是直接模拟人的歌声。对于演奏者而言,心中需如歌唱家般吟唱,以歌唱的气息带动手臂和躯体的力量。

钢琴并非由某种“方法”制造出美妙的琴声和动人的旋律。以特创作的《爱之梦》为例,这首原本为艺术歌曲的作品,被改编成钢琴独奏曲后广受欢迎,甚至超越了原作的受欢迎程度。这难道不能证明钢琴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乐器吗?在舞台上,有些钢琴家真的发出了声音,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在练习时,内心的听觉驱动他们随曲哼唱,形成了下意识的习惯。

回想起我初入音乐学院附中的日子,偷听顾圣婴练琴时,她边弹边唱,声音洪亮,令我感到惊奇。直到有一天,我理解了要想在钢琴上真正表达歌唱,演奏者必须自己会唱!你不一定是歌唱家,嗓音如何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你需要歌唱作品的旋律感和歌唱家的气息。

荪老师曾教导我:“对于钢琴家来说,内心的歌唱要达到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投入。”这使我想到了电的传播,歌唱家的“电”是直接输出的,而我们需要通过钢琴这个“电阻”来输出,因此需要增加“电压”。

除了教授内心的歌唱,我也要求学生们运用想象力模仿其他乐器的声音,如小提琴、竹笛等。让内心的“声音形象”直接发挥作用,这比单纯教授触键技巧或示范更为有效,且效果更持久。例如,有学生弹肖邦的练习曲时,我建议他想象为号角的声音,这自然地改变了他触键的方式,解决了问题。

我们学钢琴的学生应该关注各种类型和形式的音乐,形成一个丰富的“音响库”。我们还需要有超越这个“音响库”的抽象想象力。好的声音并非一般、平庸或空洞的,只有被赋予想象力的声音才具有生命力。

美妙的琴声和动人的旋律并非由某种固定的“方法”创造,而是来自于具备丰富乐感、良好听觉预知能力的弹奏者的内心。在演奏过程中,我们需要像歌唱家一样投入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内心去弹奏,同时运用想象力去模仿其他乐器的声音,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钢琴音乐的魅力。

(本文经清华大学出版社授权刊登)

文章结束。


放啄木鸟的声音怎么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