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不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哲理

游园不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哲理

一枝红杏,唤醒春光——叶绍翁《游园不值》解密冠绝唐宋的诗意之美

付应全解读

提及咏红杏的诗篇,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便浮现在人们的脑海:

轻敲柴扉久不开,屐齿印苍苔。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是南宋江湖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篇多描绘乡野隐逸生活,诗风清新野逸。在繁星点点的古代诗人中,叶绍翁并不特别耀眼。但他因这首诗而广为人知,其独特的诗意之美被历代诗人所称颂。

这首诗脱胎于陆游的《马上作》,但叶绍翁以其独特的匠心,使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冠绝一时。钱钟书先生特别指出,就咏杏花而言,唐人的作品要么没有把杏花作为主体景物,要么咏杏之句未放在一篇中的核心位置,故并不如宋人警句来得引人注目。

杏花是诗人的宠物,自古至今,咏红杏的篇章数不胜数。但叶绍翁的这首小诗,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受人喜爱,并超越唐人而冠绝宋诗,确实有其独到的匠心。虽然从所描写的景象来看,唐宋诗人的诗篇大都与叶诗相似,如吴融、温庭筠的诗句都是描写春天里院落一角的出墙红杏枝,但都不如叶诗动人。叶诗的动人之处就在于他不仅仅着眼杏,而是由红杏窥见整个春天的盎然生机和无尽的风光。每一节气都有与之对应的花信风,杏花的花信在农历的二月前,此时春意渐浓,红杏初绽,大江南北春意盎然。诗人诗兴盎然,留下佳作。

诗人们欣赏烂漫的杏花,也是在欣赏春天的美好。杏花是春天渐深、春意渐浓的象征,故而古人认为,咏红杏而涉及春光,方可称佳构。瞿佑在《归田诗话》中曾点评古今咏红杏诗,他认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佳句。

的确,《游园不值》不仅描绘了作者的游春意趣,更揭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生命力。诗中“春色满园关不住”将春天的盎然生机展现无遗,“一枝红杏出墙来”更是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无法阻挡。整首诗结构紧凑,引人入胜。从作者的访友不遇到意外发现春色,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在同类咏杏花诗中匠心独具,卓荦不群。其独特的诗意之美和深刻的内涵使其成为压卷之作。无论是唐人的作品还是其他宋人的咏杏诗篇,都无法与之匹敌。这首小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意境让人们永远传颂。


游园不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