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每个字的意思

有教无类每个字的意思

人生的真谛,永恒的,就是修身养性,修炼自我。这是我们一生所要追求和实践的核心。

当我们提及“圣人”,你会想到谁?很多人首先会想到被赞誉为“道冠古今,德配天地”的孔子。那么,如何定义圣人?有没有一种清晰的描绘圣人的标准呢?

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提及“圣人”,给出了两个原则来描绘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结合人们对孔子的崇敬以及老子的描绘,我们来为圣人绘制一幅清晰的“画像”。

圣人是道的大成者。他们贯地大道,为人之道。《易经》被称为大道之源,群经之始,孔子不辞辛劳,为《易经》编修十翼,广传天下,他说“吾道一以贯之”,意味着圣人的道理是连贯而贯通的。孔子阐述的太极思想,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名词,由此延伸出的忠恕等儒家思想,再收回来就是一个仁字。仁是阴阳,是做人的基础。孔子的一贯之道,阐述的就是天地大道。

圣人的德行与天地相合。他们注重易理中的德义,认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在马王堆帛书《要》中,孔子强调易理中的德义的重要性。他认为天人要合一,只有用道德来合。修德是人生的首要目标,也是最大的成就。

那么,如何做到无为而圣人呢?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违反自然规律地做事。圣人每天都在做事,但他们做的每件事都顺应自然规律。自然规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只有顺应自然规律,做得合道,才能够真正的无不为。否则每做一件事都会造成一堆后遗症,甚至不可收拾。

圣人还注重身教重于言教。《论语阳货篇》中孔子说:“予欲无言。”他主张身教重于言教,提醒弟子们不要过分依赖他的言教。孔子以天不说话来启发子弟多听、多看、多想、少开口,用心良苦。言教不如身教,如果我们能自觉用心观察现象,悟出其中的道理到处都是学问时时都能学习。圣人的言行举止都是为了践行天人合一的理念。

总之圣人高伟通达天理又能以身践行不会留何后遗症。作为普通人我们欲念丛生但只要我们反求诸己从自身做起修德以应天天时凭良心合天理人人皆可为圣贤。让我们跟随圣人的脚步践行修身之道追求无限的人生价值。


有教无类每个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