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25填仓是什么意思

正月25填仓是什么意思

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五日,民间传统习俗中的打囤节日便悄然而至。这一天,人们会在院子里撒画草木灰,构建一个圆形的囤,寓意五谷丰登、粮食满囤。在囤中撒入十字形的图案,中心放置粮食,然后用砖压住,等待太阳升起后再移除砖块,让鸡吃下粮食。最后燃放一挂鞭炮,全家人围坐一起共享饺子盛宴,祈愿今年秋后五谷丰收。有些地方还会在囤旁画上小梯子,象征着步步高升,财源滚滚。

除了户外的打囤活动,室内也有一种打囤习俗。人们会在画好的囤里放入钱币,称之为“钱囤”,寓意财源广进。太阳升起后,孩子们会欢聚一堂,从钱囤中取出钱币自由使用。

虽然各地的打囤方式有所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祈求丰收、步步高升和财源滚滚。这一民间传统习俗在德州等地区流传至今。关于打囤的起源,德州附近有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德州城东北的曹村,有一家姓赵的大户人家。家中土地广阔,生活富裕,家中独子赵满仓被视为掌上明珠。尽管他从小无需劳作,但他却热爱读书,聪明伶俐。他却不注意节俭,浪费食物成为他的日常习惯。特别地,他钟爱饺子,但只吃带馅部分,饺子边都被丢弃。只有他的奶妈心疼这些粮食,默默收集起来储存。

随着岁月的流逝,赵公子命运多舛,先后失去父母,只剩下奶妈成为他的亲人。由于他未曾学会管理家务,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家中逐渐陷入困境。加上天灾,赵家的田地颗粒无收,赵满仓也濒临绝境。在这危难时刻,奶妈拿出了储存的饺子边,帮助赵家渡过了难关。

这段经历深深触动了赵满仓的灵魂,他决心,重新做人。从此,他奋发耕读,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在他的努力下,家庭逐渐好转,最终赵家再次崛起。为了警示后代铭记勤劳节俭的重要性,赵满仓写下了关于这一经历的文章,并规定每年的正月二十五必须在院子里画上一个囤,放上饺子和五谷杂粮,长辈向晚辈讲述这个故事。

乡亲们见赵家这样做后日子越过越好,纷纷效仿。这一传统逐渐演变成现在正月二十五打囤的民俗。尽管关于正月二十五打囤的起源并不确定是否源于这个故事,但德州的们几百年来一直沿袭这一习俗。


正月25填仓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