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于我如浮云是谁说的

富贵于我如浮云是谁说的

人生百态,艺术的追求却常常被人们忽视

在当今社会,许多成功人士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令人遗憾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对艺术缺乏鉴赏力。正如吴冠中先生所言,今天的人们很少是文盲,但“美盲”的现象却普遍存在。

一谈到审美,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个高深莫测的概念。但实际上,审美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品质。没有恰当的审美,生活就会显得最务实、最粗俗,越来越追求实用的背后,生活也会变得越来越无趣。

有一次,我与朋友谈及关于美的话题,他对我所使用的茶杯表示不解,认为特意购买昂贵的茶具泡茶并不划算。我解释,购买茶具并非只是为了饮茶,更是为了营造一种愉悦的氛围,让喝茶的每一刻都成为生活中的小确幸。他却对此不以为然。这使我意识到,审美力的缺失不仅仅体现在对物品的鉴赏上,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的缺失。

回想起童年时光,我们曾为小小的蝴蝶、一支冰淇淋或一个喜欢的人倾尽全力。但如今,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却越来越容易被“凑合”所包围。我们凑合着工作、婚姻、朋友,甚至凑合着生活。这种自我妥协的态度不仅使我们失去了欣赏美的能力,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无趣。

与欧美相比,我们往往过于关注事物的实用性而忽视了其趣味性。在欧美,人们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往往是“这是一个有趣的人”。活得有趣比活得有用更有意义。因为有趣,我们的生活才更加丰富多彩,我们才不会成为生活的。

清朝的生活家李渔曾讲述了一个故事:他修建了一座凉亭,最终命名为“且停亭”,寓意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应该停下来欣赏身边的美好。与李渔的这位朋友不同,我们往往在忙碌的奔波中忽略了生活中的美好。我们需要学会慢下来,找到生活的节奏和平衡。只有在慢下来的时刻,我们才能发现生活的美好和细节。比如:早晨推开窗时的清新空气、夜晚星空下的寂静美丽、冬天树叶沙沙的声音等等。

品味并非仅仅与品牌有关而是与生活态度相关。什么是品味?品味是不被流行所干扰、回归自我、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蒋勋曾说:“我喜欢纯棉、纯麻因为它们让我感觉到温暖和自在。”我们应该追求自在、舒适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盲目追求名牌。

童话《小王子》中的狐狸告诉小王子:“你每天最好相同时间来找我。”这是因为仪式感能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赋予我们尊重生活和内心的价值。生活中的仪式感可以唤醒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尊重。例如:领到第一份薪水时给自己买份礼物、每周给办公桌换一束鲜花、享受美味的下午茶等等这些小小的仪式感都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总之人生百态艺术的追求却常常被人们忽视。我们应该提高审美力学会欣赏身边的美好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富贵于我如浮云是谁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