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岗位职责概述
岗位是指为完成特定任务而设立的工作位置,包含工种、职务、职称和等级。岗位职责则是指在该岗位上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以及应承担的责任范围。对于每一个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要求,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确定岗位职责的步骤
1. 根据工作任务的需求来确定岗位的名称及其数量。
2. 根据岗位所涉及的工种来确定其职务范围。
3. 根据工种性质来配置相应的设备、工具,并明确工作质量和效率标准。
4. 详细了解岗位所处的环境,并确定担任该岗位所需具备的任职资格。
5. 梳理各个岗位之间的相互关系,确保工作流程的顺畅。
6. 根据岗位的性质和特征,明确该岗位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责任。
岗位职责的重要性
明确岗位职责对于和个人都至关重要。
1. 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发挥员工的最大潜力。
2. 避免因职务重叠导致的工作冲突和矛盾,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3. 激发内部竞争活力,帮助更好地发现和使用人才。
4. 为员工的考核提供明确的依据,确保公平性和合理性。
5. 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
6. 减少违规行为和的发生。
职责手册内容概述
常见的《职责手册》可分为以下几类:
1. 行为规范和形象规范:涵盖员工的日常行为和公司形象展示方面。
2. 工作规范、程序与标准及胜任标准:详细列出各个岗位的工作流程、标准和要求,以及员工需具备的胜任能力。
3. 相关职业操守手册:涉及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等方面的内容。
以一个实际岗位为例:人力资源部门职责
部门名称:人力资源部门
直接上级:分管副总经理
下属部门:人事科、劳动工资科
部门性质:负责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专业管理部门
管理权限:在分管副总经理的领导下,行使对公司人事、劳动工资的管理权限,并承担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义务。
主要职责包括:
1. 服从分管副总经理的领导,认真执行工作指令。
2. 制定和执行公司的人力资源发展计划。
3. 拟定劳动用工计划,并合理控制劳动力总量。
4. 负责制定人事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
5. 负责人事考核、考查工作,建立人才库。
6. 编制劳动工资计划,抓好劳动力的流动和安排。
7. 负责员工的劳动纪律管理,执行考勤、奖惩等制度。
8. 依法对员工进行管理,包括录用、辞退、劳动合同签订等。
9. 核定各岗位的工资标准,负责工资统计工作。
10. 负责员工的劳动保护用品管理。
11. 配合其他部门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参与员工伤亡的调查处理。
12. 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连锁标准化体系构成
连锁标准化体系是由运营系统、训练输出系统、督导系统三大要素构成,形成一个闭环的管理标准。其中,训练输出系统负责提升员工素质,意识引导;督导系统则进行帮扶推动;而运营系统则通过机制进行强制管控。这三者共同构成了连锁管理系统的基础架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