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它标志着深秋的来临,反映了气候变化的特征。进入寒露时节,昼夜的温差变得较大,秋燥明显,人们可以感受到寒冷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寒露之名源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记载:“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随着气温逐渐下降,露水变得更加冰冷,凝结成霜的迹象愈发明显,因此得名“寒露”。古人常用露水来描绘秋意的深浅,于是有了“露水先白而后寒”的说法。如果说白露是气候由炎热向凉爽的过渡,那么寒露则是从凉爽逐渐转向寒冷的转折点。
在寒露的三候中,一候是鸿雁来宾,二候是雀入大水为蛤,三候则是菊有。随着寒露的到来,最后一批雁群还在南飞的路上。深秋天寒,原本的雀鸟不再出现在河湖之滨,而海边却出现了很多与雀鸟相似的蛤蜊,人们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菊花在寒露中绽放,成为秋日里的一方美景。
随着寒露时节的到来,秋意渐浓,秋风瑟瑟,秋雨绵绵。俗话说“一重秋风一重冷,一场秋雨一场寒”,秋收和秋播也进入了最后的关键时刻。在秦安这个时节,全县的苹果已经成熟,果园里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果香四溢。果农们忙着采摘,收购点也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苹果被送往全国各地,成为寒露时节的一道丰收景象。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人们需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在饮食方面,应该适量增加甘淡滋润的食物,以生津止渴、润肺清心,同时利肠解毒、静心安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