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的人生三大幸事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的人生三大幸事是什么意思

人生最苦的事情是什么呢?贫穷吗?不,并不是这样;失意吗?也不对。老去、病倒或死亡,这些都不是最苦的事情。我认为人生最苦的是肩负着未来的责任。如果一个人能知足,那么即便贫困也不觉得苦;如果能安于现状,不追求过多的奢望,那么即便遭遇失意也不会感到痛苦。老、病、死是人生中难以避免的事情,一个心态豁达的人会将它们看作是正常的生命历程,不会觉得痛苦。

只要人在世间生存一天,便有一天的责任需要承担。如果没有完成应当做的事情,就像有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也没有比这更苦的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良心的责备让人无法逃避,无法躲避这种责任。

答应了别人却没有办成事情,欠了别人的钱没有归还,接受了别人的恩惠却没有报答,没有得到别人的原谅而心怀愧疚,即便不面对他的面,即使在梦中也仿佛看到他的影子纠缠自己。这是因为觉得自己对不起他人,因为自己的责任还没有解除。不仅对个人如此,对家庭、对社会,甚至对自己都是如此。

对于我应该做且有能力完成的事情,我便有了责任。只要是我主动想要做的事情,便是我与自己的未来的契约,是自我加诸的责任。有了这种责任,良心时刻在后方监督我。如果一天的任务没有完成,那么夜晚将是痛苦的折磨;一生的责任没有完成,到死也会带着痛苦进入坟墓。这种痛苦不同于普通的贫病老死,无法通过达观的心态来排解。我认为,如果有痛苦存在,那么没有什么比这种肩负的责任更苦的了。

那么,什么是最快乐的呢?自然是完成责任,这可以说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之一。古人曾说,“如释重负”,形容放下重担的轻松感;俗话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形容心安理得的满足感。当一个人完成自己的责任时,那种轻松愉悦难以用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时间越长久,完成任务时所带来的快乐也就越多倍增加。大多数人从苦难中得到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人生需要知道承担责任的艰难困苦,才能真正体会到尽责后的快乐。这种苦与乐的循环是人生的一种活力与趣味所在。如果不承担责任而受良心的责备,这些痛苦都是自我造成的。相反地,如果处处尽责、时时尽责,那么就能处处得到快乐、时时感受到快乐。快乐的掌握在自己手中。正如孔子所说,“无人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的体现。

那么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圣贤豪杰所承担的责任更为重大和繁重。他们不仅要承担个人的责任,还要承担社会和的重任。虽然他们可能会经历一生的痛苦和艰辛,但他们在尽责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他们的日日尽责就是他们的苦中作乐。因此即使他们经历痛苦和艰辛,他们仍然是快乐的。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痛苦来自于承担责任那么如果卸掉责任是不是就永远没有痛苦了呢?其实并非如此责任只有被解除才能真正摆脱痛苦而并非简单地卸掉就能实现卸掉责任并不能消除内心的责任感反而可能让人逃避责任从而陷入更深的困境成长的过程中责任自然会压在我们的肩上无法逃避我们只能去接受它去尽自己的责任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如果你选择逃避那么你只会自投苦海永远无法解脱

推荐阅读《打开民国老课本》,本书从商务印书馆等出版社出版的近百套中学国文教学书中择选了具有较大影响和深厚趣味的课文。这些课文体现了民国时期作家的创作风貌以及在思想、科学等领域的启蒙特性,让读者可以一窥当时中学语文教育的概貌。课后附有“相关链接”启迪读者思考。

在上期的幸运读者是ID为山河故人的朋友恭喜获得本次的精美图书请回复小编您的姓名、地址和电话小编会在近日将图书寄送给您!


孔子说的人生三大幸事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