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节的起源与传统
年兽只是关于年节起源的传说之一,实际上,年的起源与所谓年兽无关。从造字角度看,“年”字从禾,寓意丰收之意。传统中原本表达计时含义的是“岁”,只是到了农业社会,后来用于庆祝节日的“年”逐渐取代了用运行计时的“岁”。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中已有在元旦时先燃爆竹以避山臊的习俗。也有“年关难过”的说法,透露出人们对于新年的深层文化心理:隐含福祸难料的风险,需要谨慎对待。
对于古人来说,时间的流逝并非简单均质,而是像旅程一样,每隔一段就会到达一个关键节点。上古时期,人类的生存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环境,因此顺应自然节律十分重要。这导致时间被赋予神秘性,人们觉得时间也像是一段旅程,需要小心应对才能平安度过每一个阶段。节日作为时间上的关口,尤其需要谨慎对待。门槛、七窍、节日都是过渡地带,需要特别小心,因为这里充满了不确定性。在人类学上,这被称为阈限地带或过渡性、不确定性区域。人们在经历这样的地带或过渡期时极为小心,需要举行特殊的礼仪,如青少年的礼等过渡礼仪或通过仪式。这种心态在熟悉可控的小环境下才有安全感,一旦越出这个范围,对新事物难免既好奇又恐惧。因此节日(尤其是新年)尤为重要,标志着踏入新的阶段。人们对节日的种种仪式也是为了确保平安过渡到新的一年。古人对此有明确记载,例如在每年冬末举行仪式驱逐疫疠,以保佑平安。可以说新旧交替之时是大傩仪式的主要时间节点之一。除此之外还蕴人们祛邪迎祥的深层心理需求。民间燃放鞭炮、洒扫等种种做法说到底也都是为了确保平安过渡到新的一年在新时代我们在欢庆之余始终记得年关难过年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关口针对辞旧迎新过渡地带的研究已经引起人类学家的广泛关注成为普遍的文化现象主要参考书目:[法]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过渡礼仪》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