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十九世纪末期,有一本杂志开始专注于报道日本动画和漫画的最新资讯。从那时起,人们开始用创新的方式表达他们对这一领域的热爱,于是将“动画”和“漫画”这两个词汇的首字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词汇——“动漫”。从字面意义上来看,“动漫”就是关于动画和漫画的,意味着这个词涵盖了这两个领域的所有内容。
这个词汇在实际使用中的含义一直存在争议。当时,B站在建立国产动画专区时也曾经对此纠结不已。他们尝试使用各种词汇来描述这个领域,例如“国漫”、“国动”,但最终选择了更贴切的词汇“国创”。关于这个词的争论从未停止。
这个争论可以大致分为两派。一方是长期关注此领域的老宅,他们认为动漫就是动画和漫画的总称,无需过多解释。如果一个人喜欢观看各种类型的动画作品,那么他们就可以被称为动漫爱好者。另一方是新近加入这个领域的新宅,他们更倾向于对两者进行区分。他们认为动画更适合低龄观众,而动漫则更适合年龄稍大的观众。他们认为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应该拥有不同的词汇进行区分。但深入探究这个问题时,可以发现明确定义“动漫等于动画加漫画”尤为重要。只要符合动画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作品都可以称为动画作品,而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词汇定义下所针对的年龄段。每个人的审美兴趣和喜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我们需要一种更精确的词汇来描述不同年龄段的动画作品特点。国外通过明确的分级系统解决了这个问题,从幼儿动画到青年动画都有明确的区分标准。而在国内由于社会认知仍停留在儿童动画层面的问题依然存在,我们还在寻求一种更加恰当的词汇来描述我们的喜好。比如在网络上播放的动画被一些人称作为动漫,以此来区分电视播放的面向低龄观众的动画作品。这种区分并没有对错之分也没有优越感的问题存在。总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那句话:“我啥都不知道,我只是个喜欢观看动画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