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版《弄堂》通过细腻的笔触再现了从上世纪60年代到新世纪初的上海弄堂生活,包括生活记忆、人情世故、民俗文化等方方面面。著名语言学家钱乃荣担任方言顾问,漫画家罗志华为其绘制了充满海派风情的插图。沪语专家丁迪蒙担任朗读总监,每篇故事都配有一个二维码,可以让读者在看书的同时听取沪语朗读,真实还原了弄堂生活的场景。
在本期的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中,我们邀请了参与该书制作的专家、画家以及读过该书的市民来分享他们的看法。
钱乃荣先生是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和吴语研究专家,他对于沪语文化一直非常关注。他从小收听电台广播中的沪语节目,对于几十年来语言环境的变化有着深刻的体会。他认为沪语文化是市井的,而弄堂是沪语的根。绘画大师贺友直先生曾经将这种市井生活演绎得淋漓尽致。《弄堂》这本书用沪语描述了一群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描写入微,直抵人心。
罗志华先生是一位上海漫画家,毕业于华师大数学系,曾创作白描风俗画和微型连环画。他对于《弄堂》中的故事深深喜爱,尤其是那些熟悉的人物形象,如张家姆妈、王家伯伯以及童年的小伙伴。他为此次新书绘制了五、六十幅插图,包括目录题头图和小说部分的插图,主要围绕友情、爱情和人心等主题。为了生动表现作品的意境,他认真研究了多位美术大师的作品,尽力画出能体现时代特色的情景人物,为小说增添光彩。
丁迪蒙先生是一位沪语专家和上海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自2016年退休以来,一直致力于沪语的传承推广工作。他认为沪语是吴侬软语的典范,既可以日常交流,也可以用来诵读各类诗歌散文。当《弄堂》的策划者找到他请求为该书配音时,他欣然同意。丁先生介绍了一群朗读者,他们共同完成了《弄堂》的配音工作,使听众可以同时感受到上海话的语音魅力。
顾承华先生对《弄堂》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觉得每个故事上的二维码可以听取正宗上海话,并且有上海话的注音注解,这在实用性方面已经超过了一些其他作品。他表示,《弄堂》帮助他回忆起已经模糊的童年往事,并且觉得书中的大部分故事都是亲切且生动的。他还赞扬了这本书带来的独特的方言文学表达方式,认为上海方言经过梳理和调用表现得如此丰富。
《弄堂》这本书通过独特的沪语表达方式,帮助读者回忆起曾经的童年往事,引起读者对过去生活场景和情感共鸣。它展示了上海话的魅力,并让读者学到了自己都不知道的方言文字。相信如果宣传得当,一定会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