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藤野先生感悟50字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感悟50字

一、填空题

1.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

2. 作者在《朝花夕拾》中完全以第一人称叙述。

3.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主要记录了他从童年到青年的生活经历。

4. 在出版前,《朝花夕拾》曾在《莽原》连载。

5. 《朝花夕拾》共收录了十篇文章,前三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后三篇写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楼上。

6. 我仇猫的原因是猫吃了自己饲养的隐鼠,但后来发现隐鼠是被长妈妈踩死的。

7. 我平时称呼带领我的女工为阿妈,但憎恶她时,会叫她阿长。

8. 在《阿长与山海经》中,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称长妈妈为“阿婆”。

9. 长妈妈是我的祖母对她的称呼。

10. 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称《山海经》为“三哼经”。

11. 长妈妈为我买了渴望已久的《山海经》绘图本。

12. 《阿长与山海经》记叙了关于长妈妈的几件事情,包括她的姓氏、喜欢切切察察、不许我走动、夏夜睡觉的姿态、强调除夕的规矩和生活规矩、讲述长毛的故事以及为我买《山海经》。通过这些事迹,描绘了一个没有社会地位、琐碎愚昧但心地善良的劳动妇女形象,表达了我对她的沉痛悼念和怀念之情。

13. 我收到的第一个图本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

14. 作者回忆少年时代读了这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有一些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等是自然可以勉力效仿的,但也有一些如“哭竹生笋”的故事令他感到可疑。

15. 《二十四孝图》重点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批判了这种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16. 《二十四孝图》在文中被认为是宣传孝道的著作。

17. 《五猖会》写的是一种迎神赛会。

18. 我要到关东去看赛会,这是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赛会妇女和读书人即所谓士子,也大抵不肯去看。

19. 出发去关东前,父亲让我背下《鉴略》,只有背完才能走。

20. 我喜欢活无常,他不仅活泼而诙谐,但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显得鹤立鸡群。

21. 我认为活无常是近人情。因为它手里拿着大算盘。

22. 在《无常》中,作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所谓的“正人君子”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

23. 在《无常》中提到了大戏和目连戏,它们都是绍兴的地方戏。

24. 鲁迅小时候最喜欢在百草园玩耍。

25. 我儿时的玩伴是闰土。

26. 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颜色比桑葚要好得多。

27. 寿镜吾先生是我求学时的老师,我在三味书屋求学时跟随他学习。

28. 我在上课时常用荆川纸绣像,绣得最多的是《西游记》和《荡寇志》。

29. 陈莲河给我父亲开的引是一对蟋蟀和十株平地木。

30. 《父亲的病》中父亲患的是水肿。

31. 我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32. 我进入雷电学堂后,后来转入矿路学堂,在那里看到了对我影响很大的《天演论》。这段经历在《琐记》中有提及。

33. 我首次知道赫胥黎、物竞天择等思想是在《天演论》,这段经历在《琐记》中描述。

34. 在矿路学堂读到的新书报有《天演论》、《时务报》和《译学汇编》。

35. 《琐记》中描述了我对雷电学堂与矿路学堂的不同感受。

36. 我在《琐记》中提到为了寻找别一类人们而选择了无须学费的雷电学堂。

37. “好。那么,走罢!”这句话出自《朝花夕拾》的《琐记》,表达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感悟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