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所周知,被选为教材文言文的篇章均为文学经典,每一篇都蕴深厚的语言、文学和文化底蕴。然而在日常教学中,这些具有丰富教育价值的文言文常常被简化为古汉语学习的例子,忽视了其文学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活动,充分展现文言文的多重教学价值。
古代寓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以其短小的篇幅、有趣的情节和深刻的寓意,非常适合作为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内容。下面以古代寓言为载体,介绍几种有趣的学习活动。
运用多元表征方式,帮助学生深入文本内核。除了传统的文字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绘制概念图、思维导图、进行绘画和表演等视觉化的表征方式,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构建学习内容属性,并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在教授《塞翁失马》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立体感知文本内容,深入理解寓意。
创设任务情境,拓展学生思维广度。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符合学生年龄和认知结构的任务和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思维的广度。例如,在教授古代寓言《穿井得一人》时,教师可以设置代入角色的讲故事活动,让学生从不同角色的角度讲述故事,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巩固语言学习成果。
开展高阶学习活动,促进学习的深度。对于历史悠久的古代寓言,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文字的理解上,而应该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和思考。教学《杞人忧天》时,教师可以一场辩论赛,让学生探讨“杞人忧天”的贬义色彩是否过于绝对化的问题。这样的高阶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还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倡导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这样不仅能实现文言文“言文合一”的教学目标,还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浙江省宁波东海实验学校的童红霞老师深谙此道,其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通过精心设计的学习活动,我们可以让文言文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好地领略文言文的魅力,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