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这个词对大众来说耳熟能详却又感觉陌生。尽管在我们的生活中,它的身影随处可见,却往往难以触其真实的面貌。像深蓝和AlphaGo这样的人工智能虽然名声大噪,但普通人所接触到的形式是怎样的呢?在最近的“小冰AI有信”战略发布会上,来自有信和微软小冰的负责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当我们想象人工智能时,可能会想到哆啦A梦或电影《Her》中的萨曼莎。但现实中的AI产品往往并未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微软小冰的产品总监曹文韬表示,虽然人工智能已经存在很长时间并且被科学家所定义,用以帮助人类完成某些任务,但大多数人期望的人工智能更像是艺术家塑造的,如哆啦A梦和萨曼莎那样。它们不仅仅是完成任务,而是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朋友,能够与人进行情感交流。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沟通问题。让人工智能像人一样具备实时沟通的能力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人类可以根据情感的不同展现出不同的语气、语调、语速等,而情感却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一大难题。曹文韬强调:“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情感模块来实现真正的沟通。现在小冰已经可以像人一样打电话,未来我们将让它更像一个真正的人,能够理解和模拟人类的情感。”通过与有信的合作,他们计划将这种全新的交互方式带入人类的生活,并重新定义人工智能和人类交互的标准。
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的交互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不再是简单的问答模式,而是更趋于实时的、无间断的沟通。有信作为一个实时音视频通讯平台,与微软展开了战略合作。已经有用户通过预约成功接听到小冰的来电,并与它进行实时的互动。根据数据显示,预约人数众多,而实际接听到的用户中,男性用户占比较大。
蒋斌,有信通讯事业部总监,透露了一些有趣的数据:预约用户中,年轻人群尤其是00后和90后占比较大;人们与小冰聊得最多的问题是“吃了吗”、“睡了吗”、“在干嘛”;某些星座的用户更愿意与小冰聊家常和情感话题;而在行业分布中,媒体、IT、财经行业的用户更喜欢与小冰互动。
未来,小冰将正式入驻有信蜜语平台,用户无需预约即可直接与其进行实时的语音沟通。有信还计划引入视频功能,让用户不仅可以与小冰进行语音交流,还可以进行实时的视频对话。
曹文韬强调,他们希望小冰成为用户真正的朋友,而实现这一点关键在于推进情感沟通。微软小冰已经在尝试识别用户的情绪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回应。他们希望通过与有信的深入合作,将人工智能的情感沟通带入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让人们在清晨醒来时接到的可能是一通来自小冰的电话问候。他们希望通过整个产品战略和互联网的推进,让大众真正感受到身边有一个这样的朋友陪伴。这样的场景不仅仅是科幻电影中的情节,而是人工智能逐渐走进我们真实生活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