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家居智能化已逐渐成为现实。许多家居产品都可以借助APP实现远程控制,使家居生活充满科技感和便利性。当前的智能家居市场却面临着一个突出问题:各大品牌的智能家居APP生态封闭,各自为战,彼此之间无法互联互通。这意味着,每当我们购置一个品牌的智能家居产品,就需要下载一个对应的APP。这一现象在消费者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以吴欣为例,她在晚高峰的地铁上,需要依次打开手机上五个不同的智能家居APP,为回家做准备。随着家中智能家居产品的增多,她的手机上已经安装了多达12个这样的APP。这样的“臃肿”不仅给操作带来不便,更让消费者对未来的智能家居生活产生了新的疑虑。
智能家居APP的泛滥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手机空间,导致手机变得“臃肿”,而且每个APP都需要用户单独注册,填写各种个人信息。这让消费者对隐私安全问题产生了担忧。每个APP背后都可能存在隐私的风险,软件越多,出让的隐私内容就越多。这一问题也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事实上,从技术层面来看,智能家居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一些手机已经具备了充当智能家居操作系统的功能,可以兼容不同品牌的家居家电产品在该系统上运行。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同品牌和厂商出于自身的利益诉求和立场,往往选择建立自己的生态闭环,导致消费者面临家居产品无法互联互通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产业界和部门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提出了实施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开展智能家居互联互通发展行动。行业标准《移动互联网+智能家居系统跨平台接入认证技术要求》也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各设备之间的兼容性提供了指导。
业内人士指出,要实现智能家居设备的跨平台、跨品牌、跨品类互联互通,还需要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部门可以牵头,大企业参与,共同打造一个统一的智能家居操作系统,吸纳尽可能多的品牌产品在系统内运行。还需要加强对用户隐私权限的监管,确保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
智能家居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但要实现真正的智能化、便捷化,还需要打通各品牌之间的“堵点”,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这需要产业界、部门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智能家居行业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