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极端条件下,物质的性质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物质的密度。想象一下,一团的棉花经过挤压,可以被收纳进一个极小的盒子里;空气在压缩后,体积也会大大缩小。当受到的压力足够大,物质被极度压缩时,其密度将会急剧增加,超乎我们的想象。
在宇宙的广袤空间中,存在着一类密度极高的星体——中子星。它们是恒星死亡后的遗骸。那些高速旋转的中子星又被称作脉冲星。中子星的质量通常介于太阳质量的1.5至3倍之间,而其半径则只有约10至20千米。中子星的表面温度更是高达千万摄氏度。
中子星上一立方厘米的物质重量极其惊人,甚至高达数亿吨。它们是目前已知密度仅次于的。相较之下,白矮星的密度稍逊一筹。想象一下,水的密度在常温常压下为每立方厘米一克,而中子星的密度却是水的密度的百亿倍。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公里,但如果在极端压力下变为中子星物质,其半径将缩减至仅仅数十米。即使是像太阳这样的巨大,被压缩到中子星的密度后,其半径也仅有约十公里之巨。现在想象一下立方厘米大小的概念吧——就像是糖的方块般的大小一立方厘米有多么小呢?但是在这小小的空间里却藏着一亿吨的物质!想象一下的尼米兹号航空母舰的最大重量也只是十万吨而已。这就意味着这个一立方厘米的物质足足可以装上10亿艘这样的航母了!这对大部分人来说似乎太不可想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