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从2016年开始,面向新生中选拔出30名优秀学生,组成机电一体化中德班。这个班级的人才培养全程采用汉化教育教学培训手段,严格遵循德国AHK培训大纲,推行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在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了一种名为行动导向六步法的教学模式。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吕金华告诉记者们,他们制定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工作页,逐步形成了中德双元制本土化教学经验,并以此创新本土化技能培训模式。
经过三年的努力和创新发展,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现了“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理念,构建了融通双证、融合双元、融洽双师的三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德国工商界的广泛认可。
作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名学子,王华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我会努力学好机电专业,找准技术技能的方向标,不断提升自己。”目前,该校首届中德班毕业生已经获得了德资与精密制造类企业的高度评价,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高位。
在构建“双元”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专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和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融合了德国AHK技能标准的本土化元素,构建了包括职业素养平台课程、理论知识平台课程、职业能力平台课程以及专门化方向拓展能力课程在内的“多方向、分层递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