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悯农(其二)》赏析
李绅的《悯农(其二)》一诗,描绘了农民在酷暑烈日下辛勤耕作的情景,传达出诗人对农民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
诗的首句“锄禾日当午”,即把读者带入场景之中,烈日炎炎,农民依旧在田中劳作,汗水滴滴落在土地上。第二句“汗滴禾下土”,进一步描绘了农民的辛劳,每一滴汗水都凝聚着他们的辛勤付出。
接下来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人通过形象的比喻,将盘中的饭食与农民的汗水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农民劳动的赞美和同情。也启示人们要珍惜粮食,体会农民的辛劳。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农民的艰辛生活,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易于被人们接受和背诵。诗人李绅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
背景方面,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当时李绅为向时任集贤殿校书郎吕温求荐而创作此诗。李绅是一位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的诗人,他不仅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参与者,还写有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其中《悯农二首》尤为著名,传诵不衰。
李绅的《悯农(其二)》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道理,成为了人们喜爱的诗歌之一。它凝聚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赞美,同时也启示人们要珍惜粮食,体会农民的辛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