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博物馆举办的“浙里寻珍——2024年度考古成果展”吸引了各地观众前来参观。此次展览由浙江省考古学会主办,汇聚了2024年浙江26处重要考古遗址出土的400余件文物。
这次展览以时间为轴,梳理了从史前至明清的文明发展脉络,分为文明新证、越地风华、东南肇兴、海陆交响四个单元。展品中包括史前陶器、六朝纹饰砖、古代兵器作坊的遗物等,生动展现了浙江先民的勤劳与智慧。此次展览还展现了河姆渡文化时期的建筑技术,如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等,体现了先民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高超的建筑营造水平。展览还展示了战国建筑基址、塔基遗址等古代建筑遗迹。除了静态的文物展示,展览还有视频解读,让观众更好地理解这些考古发现的新的重要之处。
此次展览的文物从考古现场直接搬到博物馆,时效性很强,有的文物刚刚出土不久就呈现在观众面前。展览将浙考古成果呈现在公众面前,让观众能够感受到万年文化史的壮阔长卷。展览也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让博物馆成为推进文明交流互鉴的传播者。展览还通过各种方式让观众感受到考古学是一门严谨而又充满发现的学科,从时空两个维度展现文明发展的脉络。这种形式的展览对于满足公众对考古和文物保护日益增强的兴趣非常有益。它不仅让人们了解历史和文化,更重要的是在更多人心中播下守护文明根脉的信念。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这样的展览能够推动社会公众更加关注和参与文物保护工作。
来源:日报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