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桶里长青苔是因为水不流动又没晒到太阳,给青苔提供了生长的好环境。

苔藓,一种看似微不足道却无处不在的生命。在炎炎夏日,我在故乡的老屋墙角偶然发现了它们的身影。这些苔藓,不需要沐浴在灿烂阳光下,也不需要肥沃的土壤,只在潮湿的角落里,依靠一丝丝水分,便能在最不起眼的缝隙中扎根生长。袁枚曾以诗咏苔,“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描绘出它们的坚韧与美丽。

尽管苔藓看起来弱小,不引人注意,但它们从未因此放弃生长。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每一片苔藓都如同一个小小的森林,千姿百态,各具特色。有的柔软如细丝,有的扁平如叶片,颜色也是丰富多彩,有的淡绿,有的泛着微蓝的光泽。在放大镜下,它们的结构更是复杂而精致,每一个细胞都彰显出大自然的神奇。

苔藓的生命力极为顽强。冬季严寒,它们可以进入休眠状态,等待春天的到来,重新焕发生机。在干旱的季节,它们会紧紧卷起身体,减少水分蒸发,静静等待雨水的滋润。这种适应环境的能力,使苔藓成为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

故乡的老屋,那一幢历经百年的建筑,风化的砖石,剥落的墙皮,还有那些潮湿角落里的苔藓,宛如绿色的诗篇,静静诉说着岁月的痕迹。夏日里,墙角下的苔藓生长得尤为茂盛,为老屋带来一抹清凉。午后,老人们坐在青苔覆盖的台阶上,摇着扇子,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井边的苔藓,吸收着井水的湿润,散发出特有的清新气息。妇女们在这里打水,他们的影子倒映在井水中,与苔藓的绿色相映成趣。夜晚,月光洒在苔藓上,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