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双11”购物节,一种新型的购物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那就是通过搜索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种草”推荐。这种购物方式也被称为“好物分享”。许多微博博主会分享他们认为优质的产品或服务,以此激发粉丝们的购买欲望。
一些博主利用“种草”名义进行虚假推荐,实际上是为了推销商品,这种广告性质的分享让人难以分辨真假。网上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种草”笔记产业链,包括撰写文章、点赞、评论等各个环节,但其中的内容既不真实也不客观。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和警惕。
据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受访者曾经因为被网络“种草”误导而购买了并不满意的商品或服务。如何保证这种新兴的购物方式健康发展,避免虚假推荐对消费者造成不良影响,已成为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冯海宁在《警惕假种草》一文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章由光明日报学术卡片工作室策划,并由张力斌进行视频制作。作为光想理论融媒体传播工程的产品之一,“学术卡片”通过精简化的方式,为读者提供哲学社会科学最新、最权威的研究成果。所摘选的内容涵盖了光明日报社光明智库、光想理论网络文章评价系统(iWaes系统)以及光明日报理论部等主流媒体的最新观点和研究结果。点击图片即可查看每日更新的内容,以便更好地了解如何应对这种新型购物方式带来的挑战。我们应当警惕虚假推荐的出现,确保消费者能够真实、客观地了解商品或服务的信息,从而做出明智的购物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