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贤(1618-1689),字半千,是明清时期杰出的绘画大师之一,被誉为“金陵画派”的首领和“金陵八家”的佼佼者。本篇文章摘编自美术出版社陈文瑛所著的《人美画谱龚贤》。所临摹的范本为《山水册》之十一(局部),采用的是纸本水墨的形式。这是一幅典型的龚贤山水册页图,继承并发扬了宋人深邃的笔墨艺术境界。
一、在绘画技法方面,龚贤在描绘树法和石法时,主要运用中锋笔法,同时非常注重节奏。在绘画过程中,他先绘制前景,再绘制背景,并注意在线条交叉时避让,使画面更加和谐。
二、龚贤在描绘树叶时,同样采用中锋笔法,一组一组地添加,犹如书写文字一般。为了更好地展现墨色的自然变化,他在蘸墨时会使用笔尖蘸取重墨。
三、这幅图已经叠加了两遍墨,但在增加墨色时,必须等待画面干燥,否则墨色会显得浑浊。
四、在此基础上,使用更淡的墨进行第三遍叠加,对画面进行补充和完善。
五、在第五遍叠加时,追求画面的苍润和厚重感,使画面更具立体感。
六、在第七遍叠加墨时,树与树之间的关系更加丰富,虚实联系更加微妙,展现出龚贤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手法。
七、当墨色叠加到第八遍时,这幅图基本完成。树干通过一两遍画出,而树叶则通过多遍绘制而成。画面富有对比和张力。在绘制树的剪影形时,龚贤非常注重空白处的韵味,展现出计白当黑的巧妙手法。龚贤笔下的平凡树石让人领略到无尽的艺术魅力,这正是龚贤山水画的独特魅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