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仰望明月何时现,把酒询问苍穹间。未知天上仙宫阙,今夕是何年的繁华。我欲驭风归仙境,又恐玉宇琼楼高处寒冷无法支撑。舞动身躯与月影相映成趣,在这幽美中人间又何比其所!
月儿转过的楼阁,洒下柔和的月光,透过绮窗照亮无眠之夜。月亮啊,你不应带有恨意,为何总是在人们离别时显得格外圆满?人生有离合悲欢,月亮有阴晴圆缺,自古如此难以周全。但愿人们长久相伴,即便千里之遥,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词意解读——
中秋之夜,诗人举杯邀月,向苍茫的天空发出疑问:明月何时出现?想象着天空中仙人们的居所,今夜又是怎样的景象呢?他想要脱离尘世去往仙境,却又担心那里的琼楼玉宇虽美却过于冷清。在明亮的月光下舞动,仿佛与清冷的月影为伴,诗人表达出对人间烟火气的依恋和对比天上孤寂生活的感受。这样的表达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微妙不满和怀疑。然而诗人终究选择留在人间,于是开始思念远方的亲人,尤其是兄弟苏辙。
此刻明月高悬,皎洁的月光普照大地,穿过楼层阁楼洒在窗户上,照亮了这漫漫长夜中无法入眠、心中充满离愁的人们。诗人不禁对月亮产生疑惑,为何它总是在人们分离时显得格外圆满?在这看似不合逻辑的质问背后,诗人明白了人生的无常和悲欢离合是必然的,月亮也有阴晴圆缺的变化,世间事物难以十全十美。于是他将内心的遗憾转化为美好的祝愿:愿人们长久安好,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光。诗人通过中秋明月这一载体,感叹宇宙的无常和历史的流转,展现了他深邃而豁达的人生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