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继续深入探索行书偏旁部首的魅力,这次要介绍的是与坚体息息相关的部首——“石字旁”。
“石”,这一常用字,其古字形犹如石磬。在汉字中,带有“石”作为意符的字大多与坚硬的物体有关,例如砖、矿、碉、碑、砚等。
在行书表现中,“石字旁”的写法有其独特之处。通常,我们会将“石”字的首横与撇画作一笔相连。起笔时,以露锋斜切,略带“弯头”,然后向右稍抗肩上行。行笔到位后,折笔向左下行写撇,撇身直而有力,收笔略作回锋上带。而“口”字的形体扁宽,上宽下窄,位置不要写得过高。
左竖起笔的位置要探过撇画,竖身向右倾斜;横折的横画较长而竖画较短,右竖则向左斜;底横则从左竖的收笔处开始,取平势,收笔时要托住右竖。
当“石”字作为偏旁出现在字的左侧时,整体呈现斜势抗肩,不要写得太宽,位置稍微靠上。其中的横撇横画较短,“口”部的横折与底横也简化为一笔,以提高书写速度。而当“石”字位于字的下部时,要紧凑并上靠,横画宜短以避让上方的笔画,“口”部保持扁宽以承托上部。
让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字例:
碍事之碍(i),巍峨之碑(bi),碧绿之碧(b),磊落之磊(li),数码之码(m),之破(p),磬音之磬(qng),砂石之砂(sh),石头之石(sh dn),破碎之碎(su),碗具之碗(wn),研磨之研(yn yn),砚台之砚(yn)。
以上就是对“石字旁”的详细介绍和字例分享。希望通过这些讲解和实例,能让你更深入地了解并掌握这一偏旁的写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