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重阳节的来历三年级

9月9重阳节的来历三年级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佳节——重阳节,又被称为重九节或登高节等。作为继七夕节、中元节和中秋节之后的第四个秋季节日,也是秋冬交替之际的重要节日。重阳节中的九字相叠,象征着长久和长寿的美好寓意。那么为什么称之为重阳节呢?这与我国的历史文化和习俗息息相关。

重阳节的起源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在古老的战国时代,大诗人屈原的作品中就已经出现了重阳节的影子。到了汉代,这个节日开始逐渐兴盛,到唐代正式被定为节日。据说重阳节起源于宫廷庆祝活动,当时被引入到民间后,与民间习俗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庆祝方式。其中,佩茱萸、食重阳糕和饮菊花酒等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除了这些习俗外,重阳节还有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传说。相传在东汉时期,汝南地区受到瘟魔的侵害,疫病肆虐。为了拯救乡亲们,桓景跟随易学大师费长房学习法术。费长房告诉他,九月初九那天瘟魔会再次害人,要他在那天登高并带上茱萸和菊花酒来避灾。桓景按照指示行动,最终成功斩妖除魔,从此人们便形成了重阳登高的习俗。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还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它起源于西汉或东汉时期的不同观点。不过大体上,重阳节是远古农耕文化的产物,与华夏五行学说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在西汉时期,黄老学说盛行,人们开始对九月初九这个特殊日子有了“重九”、“重阳”的认识。到了东汉时期神话故事的推动下这个节日逐渐成为广泛庆祝的节日。在唐代时期更是被定为官方节日并逐渐传承至今。每到重阳节这天人们都会登高赏菊、交情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也增加了新内容其中更将这一天定为老人节表达对老年人的关爱和尊重。当然对于重阳节的起源和发展仍有不同的看法和解读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共同分享和交流。我是南山老李与您一起品味文化探索更多传统佳节的魅力!


9月9重阳节的来历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