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庆春院区急诊科接收了一位被严重灼伤的患者。这位患者的遭遇犹如遭遇了一场“惊雷”——他尝试使用管道疏通剂疏通家里的马桶,不料马桶突然发生,大量不明热液喷溅而出。
李先生,一名33岁的男士,因为家里马桶堵塞,所以心急的他网购了一款粉末管道疏通剂。当他将大半瓶疏通剂倒入马桶后,马桶里立刻产生了剧烈的反应。部分疏通剂迅速化为泡沫而出,另一部分则混合着液体开来。李先生被喷溅的热液严重灼伤头面部和四肢。幸运的是,他穿着长袖长裤得以遮挡部分热液,但仍感到极度疼痛,仿佛被“炸”伤了半张脸。
经过检查,李先生的头面部皮肤发红、肿胀、剥脱并伴有水疱,被诊断为面部碱烧伤。幸好他的眼睛并未受到灼伤。
管道疏通剂虽然是我们生活中几乎家家必备的物品,其化学成分大多含有强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可以有效分解水、油脂、头发等常见污物,从而疏通管道。如果保存或使用不当,强碱可能会腐蚀皮肤,对眼睛等器官造成伤害。类似的事件已经发生过多次。
不久前,一个2岁的不慎误食下水道疏通剂,导致嘴巴被强碱烧伤。还有一位余先生在通马桶时不慎将疏通剂溅到眼睛、脸部和手臂上,导致眼睛严重烧伤近乎失明。
那么如何正确使用疏通剂呢?购买时要选择成分明确、质量可靠的产品,并仔细阅读说明书。操作时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的剂量和步骤进行,缓慢倒入、少量多次。同时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皮肤和。
如果不慎被灼伤或误服疏通剂,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有条件的话可以用低浓度醋酸冲洗创面,然后立即就医。若误服强酸或强碱溶液,不可用清水及催吐的方式处理,应首先清理口残余物质,服用牛奶或蛋清保护,并紧急送医。
应急广播提醒广大市民,管道疏通剂应放置在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日常使用时也应全程采取防护措施以防意外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