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祭品有哪些菜

清明节祭品有哪些菜

随着清明节的临近,在思南县,一项独特的传统美食制作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那就是制作“清明粑”。这里的居民们采用传统的食材、精制的馅料,掌握恰当的火候,以软糯清香的口感,呈现明媚春天的味道,让人们品味乡愁,享受美食盛宴。

在思唐街道文化社区的烟市巷子,清明粑制作人罗永碧和她的丈夫正在忙碌地准备制作材料。他们采摘的野菜,名叫棉菜,俗称“水蜜花”,只在清明节期间生长。这种野菜具有理气化痰、清肝明目、止咳、解毒等功效,是制作清明粑的重要原料。

罗永碧介绍,制作清明粑的过程颇为繁琐,从采摘嫩苗、清洗、煮熟,到混入糯米粉和粘米粉搅拌,再到揉面、切块、填充馅料、成型,最后上锅蒸熟,共有近十道工序。尽管过程辛苦,但每当看到自己制作的美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她的心中就充满了满足感。

在她家,我们见到了形态各异的清明粑,如元宝型、椭圆形、三角形等。经过蒸煮,清明粑呈现出悦目的青色,咬一口,便能感受到田野的花香和初春的阳光,所有春天的味道萦绕唇齿之间,别有一番风味。

罗永碧拥有22年的制作清明粑的手艺,每到清明时节,她制作的清明粑便成为思南最受欢迎的清明美食。今年受影响,她通过微信、电商网络进行在线销售,订单来自全国各地,销售量持续攀升。

思南市民田晓兰表示,罗永碧家的清明粑是思南的老字号,每年都能接到大量订单。去年,她还买了100多个寄给深圳的亲友,大家都反馈说很好吃。

贵州制作清明粑的历史源远流长,相传在明朝时期,建文皇帝吃过当地百姓以清明菜为主料制作的食饼后赞不绝口,遂取其主料命名为“清明粑”。从此,清明粑名声大噪,逐渐成为当地百姓清明节祭祀祖宗的必备食品。后来,它逐渐传至贵州其他县市,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传统小吃之一。在思南地区,这一传统更是深入人心,演变成了一种独特的习俗。


清明节祭品有哪些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