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小寒接大寒兴修水利积肥忙

一月小寒接大寒兴修水利积肥忙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标志着斗指子位和太阳黄经达到270。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至23日,冬至便会如期而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冬至,十一月中。这是万物藏蓄至极的时刻。”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最短,黑夜最长。从这一天开始,白昼会逐渐变长,正如民间流传的俗语所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

关于冬至的三候

一候蚯蚓结:此时虽然阳气开始生长,但阴气仍然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紧缩身体。

二候麋角解:麋鹿的角,会在每年冬至前后自然脱落,这是为了适应季节变化的表现。

三候水泉动:冬至时,阳气初生,此时地下的水和山中的泉水并未结冰,仍在静静流动,甚至带有温热的触感。

冬至习俗

食俗:在北方,冬至这天有吃饺子的习俗,寓意消寒。而在南方,人们则喜欢吃汤圆、米团和长线面。

民俗:冬至被视为数九寒冬的开始,从这天开始,每九天为一个单位,称为“九”。

农俗:冬至前后是兴修水利、完善农田基础设施、积肥造肥的好时机,同时也是做好防冻工作的重要时期。

冬至养生之道

防寒保暖:冬至时节,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发。人们要注意保暖,以防寒邪侵袭初生的阳气。

减少剧烈户外运动:冬季天气寒冷,不适宜进行剧烈的户外运动。建议选择室内进行的舒缓锻炼方式,如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强度以身体微汗为宜,避免大汗淋漓,以免伤阳。

适当食补:冬季是补肾的好时机。肾阳虚者可以选择温煦肾阳的食物,如羊肉、韭菜、生姜等;肾阴虚者则可以选择滋阴补肾的食物,如枸杞、山、山萸肉等。

冬至过后即将迎来新的一年,数九之后便是春天的脚步。寒冷的冬天已经来临,但愿你整个冬天都能感受到温暖,期待春天的到来时不感到寒冷。本文综合网络资料整理而成,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


一月小寒接大寒兴修水利积肥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