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鱼肉怎么做酥脆好吃

炸鱼肉怎么做酥脆好吃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农村地区的化肥供应开始大幅度增加,各种化肥如氨水、尿素、硫铵以及硝酸铵(也被称为)被广泛用于农作物的种植中。就连自家自留地里种的蔬菜,也离不开这些化肥的滋养。

回忆起那个炎炎夏日,大约是在一九七四年的某一天,我的大哥从某个地方学到了一个新奇的方法——使用制作炸。出于好奇与探险的精神,我们从生产队的土地上偷拿了一些。在大哥的引领下,我们在院子里建起了一个小土灶,并在上面放置了一口小铁锅。被倒入锅中,随着柴火的点燃,我们开始了炸熬制的过程。不一会儿,开始融化,变成褐色糊状后,我们停止熬制并让它冷却凝固成块状,再将其粉碎成颗粒状,如此这般,我们的炸便大功告成。对于这个简单却神奇的制作方法,我们心中充满了好奇与疑惑。而后有人发现更简单的方法,只需将置于烈日下暴晒两三天,即可制成炸。

自制炸的成功与否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当时正值学习大寨的热潮,各大队都在炸山头、用石头修建梯田,因此获取和并不困难。我们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想用自制的炸去河里炸鱼,以此改善当时缺乏鱼肉的生活。

那天大哥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几个和一段,又找来了两个酒瓶子。我们先用一根蘸了汽油的细线系在瓶子中间部位点燃后轻轻一敲,酒瓶子便会从中间整齐断开。随后将下半部分的瓶子装入约三分之二的炸量。插入一段约两厘米的和后,最后用黄土进行封固,只留下一点以便点燃。这颗自制的炸雷就此完成。

傍晚时分,我们带着自制的炸前往南大河进行试验。早晚时分的河水较为凉爽,鱼儿会在一起,这时正是炸鱼的好时机。南大河中有两种较大的鱼:一种是马口鱼,虽然肉质鲜美但游得快且难以炸到;另一种是秋生子鱼,这种鱼只生长在南大河上下游不到五公里的地方。这种鱼秋季产卵后会逐渐腐烂至死亡且游速较慢且喜聚群成为了我们的目标炸鱼对象。


炸鱼肉怎么做酥脆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