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玉米和红薯的年代,经历了困难时期。尽管没有了战乱,社会稳定了,但人口迅速增长,导致粮食供应问题愈发严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进了多穗高粱以增加产量。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关于山东莒县一个村支书研发的一种名为“地瓜育种法”的技术,也被称为“窝瓜下蛋”。
尽管有人声称窝瓜下蛋的产量极高,但实际上并非所有土地都能达到这样的产量。试验田的产量确实惊人,但大面积种植时,每亩也能收获数千斤地瓜。按照当时的计算方式,每亩地能产出相当于几百斤细粮的地瓜,这对于当时的生产水平来说已经是非常高的产量了。公社为了提升粮食总产量,连续几年都给村里下达硬指标,要求增加窝瓜的种植面积。
扩大窝瓜种植面积并非易事,首先需要准备充足的地瓜种子。种子的储存需要提前做好计划,否则一切努力都将白费。种植窝瓜是一个需要长期准备和计划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种植窝瓜也是一项技术劳动。除了要有地瓜种子外,还需要对土地进行深翻,确保土壤深度达到要求。我们生产队在冬季空闲时,会劳动力进行土地的深翻工作,以确保土壤的质量。春天的耕种工作开始之前,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如施肥、整地和选种等。
在栽地瓜之前,需要对地瓜种子进行处理和筛选。每个地瓜坑内还可以加入煮熟发酵好的黑豆以获取更好的效果。栽完地瓜后,还需要注意除草和松土。当地瓜芽长到一定阶段时,还需要进行清棵工作,这也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技术劳动。
窝瓜下蛋之所以高产,主要有两个原因。地瓜种下去的时间早,地瓜在地里的时间长;地瓜种块的营养成分被结出的子地瓜吸收。尽管窝瓜下蛋产量高,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和挑战。例如,地瓜种子不易储存,用种量大且种植过程繁琐耗时。因此在实际种植中,可能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选择是否使用窝瓜下蛋技术。
虽然现在人们对地瓜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把它当作一种美食来享用。在城市里烤地瓜甚至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小吃。这也证明了人们对于食物的口味和多样性有着不断变化的追求。对于曾经经历过困难时期的农民来说对地瓜有着特殊的情感和记忆。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生活的回忆和情感的寄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