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聪:一位永恒留存在音乐界的钢琴诗人
当地时间12月28日,享有“钢琴诗人”美誉的钢琴家傅聪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国离世,享年86岁。傅聪与父亲傅雷的情感深厚,傅雷作为著名翻译家,其家庭教育理念和艺术作品同样流传于世。
谈及傅聪的成长历程,不得不提的是《傅雷家书》。在傅聪国外求学、奔波的这些年间,傅雷夫妇通过大量书信与傅聪交流,关心他的成长,探讨艺术之道。这些书信集结出版,成为广为人知的《傅雷家书》。
在书中,傅聪曾谈到家庭教育中深受影响的四个字——“赤子之心”。父亲教导他如何做人,如何理解音乐,强调心灵的纯洁是艺术表现的核心。只有保持赤子之心,艺术家才能与时俱进,与天下人的心灵相契合。
正如《傅雷家书》中所言:“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这份赤子之心不仅是纯洁无邪、清新脱俗的体现,更是爱的流露。所谓赤子之心,包含了对世界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对艺术的执着。
傅聪的成长道路上,父亲的教育对他影响深远。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这句话道出了傅雷对傅聪的期望与教导。真诚是艺术家必备的品质,需要从小培养,需要勇气作后盾。做艺术家首先要学会做人。
艺术不仅限于感性,也不限于理性。真正的艺术领会,必须深入进去,用心灵去体会。只有这样,原作者的悲欢喜怒才能真正成为你自己的悲欢喜怒。
在傅聪的艺术生涯中,父亲一直教导他避免自满和骄傲的情绪。当傅聪成功时,父亲提醒他必须保持警惕,绝对不让这些情绪抬头。父亲也鼓励他在面对挫折、失败和打击时保持坚强。
面对问题和困扰时,父亲建议傅聪必须冷静客观地思考,找出问题的根源,然后寻求解决办法。冷静与客观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回顾傅聪的国外生活和学习经历,父亲在信中多次提到他的成长和进步。对于父亲的鼓励和安慰,傅聪总能从中汲取力量,重新面对困难和挑战。正如父亲所说,克利斯朵夫的经历也是所有艺术家的缩影和结晶。随着时间的推移,傅聪逐渐学会从客观的立场分析过去的事情,将其作为未来的借鉴。
最后让我们再次缅怀这位伟大的钢琴家傅聪先生,他留下的音乐遗产将永远流传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