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几月和几月

端午节是几月和几月

节气释义:芒种

每年6月5日太阳到达黄经75度时,便是芒种节气。芒种,寓意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通常在每年的6月5日或6日开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标志着农业夏季的繁忙正式开始。民间有着“春争日,夏争时”的说法,芒种正是这个忙碌时节的真实写照。

芒种分为三候:初候螳螂生;二候鹃始鸣;三候反舌无声。随着阴气增强,螳螂开始破壳而出,伯劳鸟也开始鸣叫,而反舌鸟则因感受到阴气的增加而停止了鸣叫。

芒种时节的气象条件及农事活动

芒种是小麦等有芒夏熟作物成熟和耕种的最忙碌季节,也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此时雨量充沛,气温显著上升,常见的天气灾害有、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芒种至夏至这半个月是秋熟作物播种、移栽、苗期管理和全面进入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

主要的农事活动包括:

1. 及时抢收小麦、蚕豆等夏熟作物,确保丰收。

2. 重视玉米的摆果肥施用,防倒并防治玉米螟。

3. 中稻秧田喷施起身,防治稻象甲,及早防治二化螟、叶瘟等病虫害。

4. 棉花中耕松土除草,防治害虫并追施有机肥。同时整修棉田排水系统,防雨涝。

5. 抢种夏大豆、花生,并追施春山芋肥。进行桑田夏伐和施夏肥等工作。

节气习俗中的文化解读

芒种时节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和文化内涵。比如送花神习俗,在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这一习俗虽已不存,但从《红楼梦》中可窥见一斑。

端午节与芒种有时重合,端午节习俗如喝雄黄酒、吃粽子等也在芒种时节得以体现。在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还会在芒种前后举办打泥巴仗节,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还有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安苗,祈求田禾茁壮、五谷丰登。

节气养生注意事项

从芒种节气开始,天气变热,雨水增多,湿度增大。要注意防湿防潮,并预防四种疾病:口舌生疮、心脏疾病、妇科病和真菌感染。人们应少吃辛热食物,多吃清热利湿之品。同时也要注意防晒防暑,多做户外运动但要避免中午暴晒。适当的午休也有助于恢复疲劳和保持健康。 (来源:气象网)


端午节是几月和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