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妈的嘱咐:“考上就读,好女儿。”
广西的女生被远在5000公里外的伊犁师范大学录取的消息,在朋友圈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网友纷纷调侃:“那里可是不包邮哦!”作为母亲,却笑不出来,充满了不舍与忧虑。
这个准大学生的选择背后有着怎样的艰辛呢?我们来看一下这位女生的情况。她在高的表现中规中矩,获得了410多分的成绩。对于这样的分数,选择好的大学确实有限。
民办大学虽然可以选择,但学费昂贵得让人望而却步。她选择了被伊犁师范大学录取。对于很多人来说,400多分的本科已经很不错了。当听说女儿要被“发配”到新疆上学时,母亲的反应却是惊愕和无奈。“你哥哥当兵都没去新疆,你怎么就去了呢?”妈妈难以置信地问。
得到女儿的肯定答复后,她终于反应过来了,泪水再也止不住。想到一直被宠爱的女儿将要远赴伊犁求学,父母心中的酸楚难以言表。从广西到新疆伊犁,距离长达5000多公里。两地不仅距离遥远,生活习俗也迥异。气候从带转向内陆干旱区,语言差异也是一大挑战。想到女儿要独自踏上这段未知的旅程,父母的心都揪紧了。
伊犁师范大学虽然是一所实力不俗的高校,但因为地处偏远,很多人对其并不了解。古代“发配新疆”的典故更让一些人闻之色变。但这个时刻,父母只能全力支持女儿的选择。
对于这位女生来说,这个选择充满了无奈。公办大学无法录取,民办大学学费又太高,只能屈就于伊犁师大。虽然是一所正经的211高校,教学质量有保证,但要说服自己远离家乡去新疆念书,并不容易。
那段煎熬的日子,只有女生自己最能体会。她半夜从梦中惊醒,一想到即将奔赴伊犁,就会止不住地流泪。她舍不得父母,害怕孤单,还担心无法适应。她甚至有过悔读的念头,但又不甘做一个逃兵。
在女生陷入纠结时,妈妈的鼓励给了她莫大的勇气。“既来之则安之。”妈妈拍拍女儿的肩,“新疆虽远,但我们可以随时视频联系。”听了这番话,女生心里踏实了许多。她决定在伊犁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送女儿上大学的那天,父母特意准备了广西特产。临行前,妈妈塞给她一个大红包。“多给自己买点好吃的。”妈妈嘱咐道。目送女儿远去的背影,父母心中充满感慨和期待。
